资讯
1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山村精彩大秧歌扭出美好夜生活本文转自:朝阳日报日前,记者在朝阳县东大屯乡大屯村文化广场看到,广场内锣鼓喧天、彩旗飘扬,秧歌队员身着鲜艳服装,舞动彩绸,变换着各种队形,夜幕中为观众带来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盛宴,也为大屯村盛夏之夜编织出一幅喜气祥和的文化图景。表演时,随着会首孟凡元令 ...
为传承民俗文艺精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弘扬传统秧歌文化”主题公益培训活动。活动中,今山口艺术团资深秧歌表演老师围绕秧歌的基本步伐、动作技巧、队形编排以及音乐节奏配合等方面展开系统教学,确保能够全面深入地掌 ...
7月27日下午,胶州秧歌大型采风交流展演在胶州市三里河畔举行,来自青岛十区市的几十个艺术团队的中老年秧歌爱好者欢聚一堂,共襄一场“热情奔放、特色精彩”的秧歌盛会。
近日,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櫈厂村村民马莲福家喜气洋洋,其儿子的婚礼现场除了亲友的欢声笑语,村移风易俗文艺秧歌队的表演更成了全场焦点。队员们身着鲜艳服装,随着欢快的锣鼓声,迈着整齐的步伐扭起秧歌,为婚礼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3岁开始跟着姥姥扭秧歌,如今成为秧歌队的总指挥;穿黑西装、打花伞扭秧歌,“亮眼”视频热传被赞“最靓的仔”;作为“0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 ...
韩城秧歌小戏《货郎算账》 图片来源: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韩城秧歌小戏《拜年》 图片来源: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韩城秧歌传统的演出曲目相当丰富,有历史传奇、神话传说、民俗风情、民间故事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共挖掘整理出曲目127个,出版曲本96种。
胶州秧歌 ——中国戏剧史上现存最早的戏剧雏形表演形式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 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
听闻高跷秧歌节活动的举行,千余名观众早早就赶来,为的就是能抢占一个前排观演的好位置。 今年的辽西高跷秧歌展演地点按照群众的需求移回到首届辽西高跷秧歌节举办地太和区政府大院,故地重游,老地方演老戏,让老高跷队员和老观众倍感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青春焕发的岁月。
7月17日,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等两所高校及上海外国语大学CSC的留学生代表,以“体验者”与“观察者”的双重身份走进虹口区曲阳社区,深度探访基层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与文化传承。留学生们解锁巴林社区、曲苑、第一市民驿站三个地标,了解曲阳社区在治理现代化、民生服务优化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出色成果。第一站,留学生们来 ...
他表演的地秧歌舞《酒趣》,通过对传统昌黎地秧歌舞台化提升,展示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赞美了昌黎人乐观幽默、勤劳淳朴的性格和生活态度,同时把地秧歌艺术与昌黎红酒产业文化结合,古老的地秧歌不断演绎着新时代故事。
海阳大秧歌从明初一路演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百姓的喜爱为大秧歌的延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中新网上海8月9日电(范宇斌 殷志敏)“今天是8月8日,看着巴黎奥运会,想起了16年前的这一天,我们‘海派秧歌’走上北京奥运会的舞台,真是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