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能源产业家|产业家深度年初还在豪言壮语,半年后却人去楼空,这场固态电池的“豪门婚变”,究竟是技术躺平,还是资本不耐?固态电池赛道刚刚经历了一次“安静的地震”。7月22日和24日,两家上市公司——安孚科技和蠡湖股份先后发布公告,宣布终止与高能时代的固 ...
今年 3 月 7 日,安孚科技旗下南孚电池与南平市绿色产业投资基金、高能时代达成合作,计划斥资 5000 万元成立合资公司,建设运营 300MWh ...
中国玩家选择务实路线:卫蓝新能源量产360Wh/kg半固态电池,宁德时代直言2030年前难规模化。日本丰田虽技术保守,但住友化学已建成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韩国三星SDI给出5-8年商业化预期,LG化学转向混合路线。美国QuantumScape则陷入资本质疑,其薄膜路线被做空机构指控"无法量产"。全球动力电池格局正在这场技术马拉松中悄然重构。
随着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固态电池商业化加速,目前Toyota、Mercedes-Benz、BMW、Chery和Stellantis等车厂已陆续展开固态电池的装车测试,在产业、社会资本的支持下,日本、韩国、大陆等主要地区正加速构建固态电 ...
固态电池产业化突破临界点,宁德时代明确量产路径,固固界面等科学难题基本攻克,当前聚焦干法电极成膜与等静压工艺工程优化。核心设备需求爆发,例如500-600MPa超高压等静压设备占整线价值13%,中航机载子公司市占率达90%。另外,半固态电池商业化也在加速,蔚来ET7、岚图追光等车型年内搭载半固态电池,贝特瑞的硫化锂电 ...
同时,硫化物路线同样受到学界关注,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背靠欧阳明高院士团队,走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前沿,也将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作为下 ...
18 小时on MSN
在新能源行业的聚光灯下,宁德时代的一席话如同一道冷静的闪电,划破了固态电池领域的资本狂热。这家行业巨头在半年报会上坦言,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至少要等到2027年,全面普及更是要到2030年之后。这番言论与市场的高涨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是在资本市场 ...
国轩高科发布的车规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实现350Wh/kg的能量密度,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及装车测试。6月25日,国轩高科战略运营副总裁熊永华提到:“公司在5月份刚发布的半固态电池以及全固态电池,预计在2027年第一季度进行量产投产,应用场景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以及eVTOL飞行器”。
合资公司由高能时代持股51%,南平绿色产业基金持股30%,南孚电池持股19%。从三方协议内容来看,协议各方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建设运营300MWh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
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会对钴、镍等资源带来挑战,锂硫电池的成功应用将减少这些问题。然而,可溶性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为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带来了许多问题。使用功能性隔膜在阴极侧锚定或阻断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但是,多硫化物会逐渐聚集在隔膜上,形成所谓的 ...
针对硫化物固态电池的研发情况,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进行了回复。 新宙邦(300037.SZ)表示,硫化物和聚合电解质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
硫化物固态电池因其高离子电导率、低杨氏模量特性被多数企业视为重点研发路线。 我们推荐积极布局硫化物产业路线并取得相关进展的宁德时代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