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甘蔗生产国,年产量长期保持在8000万吨以上。中国甘蔗生产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广西、云南、广东三省份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6.4%。其中,广西作为中国最大的甘蔗产区,2024年甘蔗产量就达到4857.7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 ...
甘蔗是全球最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之一,其生产却面临着严峻的生物胁迫挑战。你知道吗?每年因为病原菌和害虫的侵袭,甘蔗产量损失多达20%(参考文献 ...
在城市的喧嚣街头,总有一些独特的风景和故事。近日,一位大叔的“烤甘蔗”摊位吸引了众多目光,他以7块一根的价格售卖烤甘蔗,竟能日入上千,而这一新奇美食,很多人还未曾尝过。
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一根甘蔗吃干用尽”的全产业链,正将40万亩甘蔗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截至目前,已带动2.3万户种植户增收,辐射带动9776户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据悉,甘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培训班已连续举办11届,培训人数近4000人,成为了甘蔗行业内“产、学、研”、“科研单位+企业”重要的学习交流平台。未来,培训班将继续秉承“科技服务产业”的理念,每年举办一届,更好地展现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甘蔗产业 ...
为解决甘蔗制糖业废水对水资源的压力,研究人员运用灰色水足迹 (GWF)理论评估了中国该行业的污染负荷。研究发现:基于国家与广西地方排放标准计算的GWF分别为714 m3/t和80 m3/t,但75%糖厂实际GWF≤28.6 m3/t。2013-2022年间单位GWF从276.5降至16.4 m3/t,总GWF减少超40亿m3。该研究为修订排放标准、推动技术升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7月24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甜蜜蔗里"社会实践队(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田洋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先后走进田洋村村委,宗祠与蔗田,围绕甘蔗为媒、文化为魂、两岸同胞情谊为纽带进行深度调研,探寻两 ...
甘蔗一般在每年的10~11月收获,而人们吃甘蔗的时节则一直延续到次年4月份,这个周期还是很长的,在这段储藏时间里甘蔗很容易发生霉变,特别是 ...
云南、海南、广东也是全国重要的蔗糖产区。在产糖大县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过去榨糖产生的大量蔗渣只能焚烧或堆肥,既未转化成经济效益,还造成环境污染。随着技术创新,蔗渣“变身”绿色环保的可降解餐饮具,热销欧美市场。得益于蔗糖产业循环链条的深度拓展,目前 ...
8 天on MSN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林啸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DaapNLRSeek的新工具,专门用于精准预测甘蔗中的NLR类抗病基因。该工具利用甘蔗的近缘物种——二倍体植物高粱和蔗茅的基因数据作为参考,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在多倍体甘蔗基因组中更准确地识别和注释抗病基因。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