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这意味着,杜虎符的铭文是基于秦惠文王自称“君”的背景制作的,而非伪造。事实上,战国时期的“君”一词既可以指封君(如信陵君、长安君),也可以与“王”互通。杜虎符的出现,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杜虎符的出土不仅推翻了伪造说,也让我们得以窥见秦国调兵制度的 ...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3日电 题:烽燧展雄姿 城塞焕新生——新疆挖掘保护长城文物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新华社记者刘兵、于涛 古老烽燧记录着关山岁月,千年戍堡讲述着家国情怀。在沙漠戈壁纵横的新疆,长城没有连绵的墙体,而是以烽燧、戍堡、驿站、城塞等形式呈现,但同样在历史长河中 ...
展厅内,战国的青铜剑寒光凛冽,汉代的铁甲戎光赫赫,无不诉说着长城文化在我国历史中发挥着重要防御脊梁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长城沿线的烽火台、隘口,成为了军民传递情报、阻击敌对势力的关键据点,古老的“通信系统”在近代战火中被赋予了抗击外敌的新使命,对此,官兵感叹道:这些“信息基站”,不仅见证了跨越时空的智慧,更是在抗日战争中续写着守护家国的篇章。
中新网 乌鲁木齐9月26日电 (王小军 刘雨珊)在新疆尉犁县东南方向的戈壁荒漠上,古老的长城烽燧如忠诚的卫士般矗立着。28年来,尉犁县文化体育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2 天
烽火品约:传讯千里有规则
本文转自:酒泉日报塞上烽火品约(局部)(来源:甘肃简牍博物馆)积薪(网络图片)日迹梼(来源:甘肃简牍博物馆)丝绸之路上,道路和长城、烽燧相伴。1974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南约25公里戈壁上汉代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的《塞上烽火品约》,是一件前人 ...
古老烽燧记录着关山岁月,千年戍堡讲述着家国情怀。在沙漠戈壁纵横的新疆,长城没有连绵的墙体,而是以烽燧、戍堡、驿站、城塞等形式呈现,但同样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维护边疆安定、保障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3日电 题:烽燧展雄姿 城塞焕新生——新疆挖掘保护长城文物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的唐代木尔吐克萨依烽燧全貌。” 目前,当地政府部门以大河唐城遗址为核心,建立了文保区域,城墙上一些风蚀残损部位得到了修缮,城墙外围铺设了人行步道专供游客们 ...
中新社乌鲁木齐11月21日电 题: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何以见证唐代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专访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 作者 苟继鹏 在 ...
唐代的戍边将士如何镇守西域?近日,一座唐代烽燧遗址考古发掘出大量遗物,为人们展现了1000多年前,在大漠烽烟中为国戍边将士的生活。克亚克 ...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5日对外公布,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的唐代纸文书和木牍总数已超过700件。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修筑于一座大型沙丘之上,是一处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综合性军事设施。
烽燧、古墓与城池:显微镜下的丝绸之路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倪伟 发于2024.9.9总第1155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在新疆的每一条古街上,你都能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