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清朝末年,风雨飘摇。外有列强环伺、割地赔款,内有民变四起、政令不行。面对如此危局,清廷也曾试图自救,推行“新政”“立宪”等系列改革措施,企图挽大厦之将倾。然而,这些改革不仅未能挽救其统治危机,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究其原因,一个关键因素便是——政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陷入“塔西陀陷阱”,让清廷最终成为了历史的弃儿。 戊戌变法,理想主义者的悲歌 1898年,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发动 ...
清廷试图驾驭和卓家族未果,同时对于其危害性和影响力的认识明显不足,造成和卓家族后裔对中国边防线的多次冲击,最终造成浩罕入侵新疆事件。
道光和清廷的态度,导致前线督抚将领,无一不大谈汉奸,也无一不耗费人力和时间去清查所谓的汉奸。 这不仅降低了大清抵御外敌的效率和能力,也差点酿出更大的悲剧。 现在很多人都熟知江宁副都统海龄,为抵御外敌在镇江血战殉国的故事。
在清廷看来,这帮义勇军,名义上是为了抗击沙俄收复东北,实际上是为了拥有一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强大军队,从而推翻清廷的统治。
清廷战将杨玉科乘其未死斩首,尽屠众“叛回”。 是年,岑毓英派马忠杀滇回的精神领袖马复初于呈贡安江村。 1873年,肃清。
在清廷预备立宪前期,各地方官吏所奏请成立图书馆属自发性质;而宣统2年(1910)清廷颁令以后,各地奏设之图书馆则是依令行事,但在数量上仍 ...
这时,清廷方面又想起巴夏礼,据说僧格林沁将巴夏礼的头按下让其叩头,并要他写信使英法联军退兵。 巴夏礼辩称自己只是一名翻译,但清廷方面 ...
清廷在沿海大搞“迁界”,是为了消灭郑成功军队,这个目标有没有达成呢? 曾平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郑成功的力量,但是由于海岸线实在太长,无论怎么防守,都防不住郑成功的军队继续进入大陆获取补给品。
清廷最初坚持马葛尔尼见皇帝时要行三跪九叩大礼,但遭到英使的强烈反对。 最终双方达成妥协,马葛尔尼以谒见英王时的最高礼节觐见乾隆,即 ...
清廷最早认清日本政府蓄意发动战争的真实企图是在6月下旬。 6月25日,日军开入汉城,挟持朝鲜国王,组织以大院君李罡应为首的亲日儡傀政权 ...
图为金马及华表双科影帝张涵予剧中“国父”造型。中新社发 人人 摄 《十月围城》讲述1905年10月15日孙中山驾临香港,清廷派出几百名杀手伏击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