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当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1916年出版《飞鸟集》时,这位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或许未曾预料,这部由325首短诗组成的诗集将成为跨越世纪的文化现象。《飞鸟集》以其惊人的穿透力,证明了经典文本超越时空的“震颤效应”。这种震颤不是一时的轰动,而是持续且深远的波动,如同飞鸟掠过心湖激起的涟漪,在百年后的读者心中依然清晰可感。 泰戈尔的诗句具有一种近乎神谕的简洁与深邃。“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 ...
《我一无所求》的低吟浅唱,还是《生如夏花》的绚烂与静美?当泰戈尔的诗句再次在耳畔回响,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关于爱与生命的思考不期而遇。近日,一组关于泰戈尔诗歌的精选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无数网友纷纷分享自己的感悟,试图在这些隽永的文字中寻找共鸣。
在诗人泰戈尔的字里行间,常常流淌着深邃而细腻的情感。他曾说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不仅是对生命的赞美,更是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思考。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泰戈尔的十首经典诗作,看看它们如何在文字的海洋中激荡起我们的心弦。
泰戈尔是“讲学社”出面邀请的,而“讲学社”正是“玄学派”领袖梁启超联合蔡元培、林长民等人成立的——“科学派”和“唯物史观派”自然 ...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印度著名文学家、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接到梁启超、蔡元培的邀请,前来访问中国。在1924年4月至5月间 ...
泰戈尔15日听到获奖消息,高兴之余,颇感意外。 11月23日,泰戈尔在圣蒂尼克坦芒果园举行的庆祝会上说:“几天前,我缘何从国外获得荣誉,我至今也不太明白。 我坐在大海的东海岸,向他(指上帝)呈献祭品,他在大海的西海岸伸出右手,收下我的祭品。
徐志摩、林徽因等人和泰戈尔在北京的合影。 今年是印度诗人、文学家泰戈尔首次访华100周年。泰戈尔在访华前曾说,此次访问无关宗教与政治 ...
《泰戈尔落在中国的心》主编郁龙余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共同发布新书摄影:邓致研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唐远贵、杨伟明):随着 ...
1、人对他自己建筑起堤防来。——泰戈尔 《飞鸟集》 2、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泰戈尔 《飞鸟集》 3、生命如横越的大海,我们相聚在 ...
泰戈尔在世界文学界具有崇高的地位,鲁迅在世界文坛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中印两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相似相近的民族命运,今天也面临 ...
今年是著名印度诗人泰戈尔诞辰150周年,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年。《泰戈尔的中国之旅》展览分泰戈尔上海之行,杭州、南京、济南、北京、太原 ...
鲁迅 泰戈尔 泰戈尔曾三次来华访问。图为泰戈尔(右三)与徐志摩(右一)、林徽因(右二)等人合影。 王锡荣 鲁迅曾经说过:“有几个外国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