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45年7月26日,一份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重磅文件在德国波茨坦诞生——《波茨坦公告》。它敲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丧钟,也画下了战后秩序的蓝图。80年过去,当我们重返历史现场,翻开尘封档案,探访当事国家,发现这份公告远非故纸堆,它的回响至今振聋发聩。01 ...
《波茨坦公告》的中文手抄本收藏于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其英文抄本据称收藏于美国。那么,80年后,当年那份英文版原件是否还静静尘封在档案馆中,仍在等待人们重新审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 美国国家档案馆 ,寻找那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记忆。
人民网柏林7月26日电(记者刘赫)当地时间7月24日,驻德国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研讨会,邓洪波大使出席并发表讲话。研讨会以“《波茨坦公告》发表80周年,维护正确二战史观及战后国际秩序”为题,中德专家学者和主流媒体 ...
8月15日,日本宣布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时,日本承诺“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其继承者忠实执行波茨坦公告的各项条文”。
7月24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主办“纪念波茨坦公告发表80周年研讨会”,与会德国各界人士表示,《波茨坦公告》的发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对当今各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墨子曾言:“甘井近竭,招木近伐。”这句话深刻表达了一个道理:凡是过于出众的事物,往往会因其过度显眼而遭受摧残。就像是那棵突出的木头,终会成为风暴的目标。二十世纪的波茨坦会议,就像一场风暴中的博弈,充满了各国政治的权力斗争与博弈。
2025年7月26日,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表80周年。当天,“珍爱和平”中日民间交流活动在日本立命馆大学举行。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首次在日本演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在日本京都立命馆 ...
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亚洲处处长纳迪亚·查拉比强调,在全球多极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欧洲国家应重新审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视角。世界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新兴国家正提出各自对国际秩序的愿景,这些声音值得欧洲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国必须以平等而非说教的方式彼此交流,这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和平与合作的承诺。
从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驾车或乘公共交通,不到一小时就能抵达勃兰登堡州首府波茨坦。 波茨坦境内森林和湖泊密布,风光秀丽,距离政治中心柏林 ...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人民用鲜血换来的宝贵成果。
无忧宫位于德国首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是为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建造的一座洛可可式宫殿。 无忧宫位于德国首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