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氆氇,源于藏语音译,意为“细羊毛织品”,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高原世代相传。其中,江孜县所产的“谐玛氆氇”最为珍贵,它以绵羊脖颈下的细软羊毛为原料,其编织技艺2009年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
7月27日,记者随“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的扎杂村,探访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反穿花氆氇”的扎扎服饰。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孜氆氇编织技艺流传已有千年之久。在江孜县著名的景点帕拉庄园附近,江热乡班觉伦布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有一家叫阿佳格桑的工坊。19名当地的藏族妇女在这里工作,他们有的织羊绒氆氇,有的制作江孜藏毯,还有的在钩织玩偶。
在江孜县的青稞田间,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时装秀曾吸引64.7万人在线观看;在巴黎顶级时尚大展上,江孜氆氇产品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入驻法国奢侈品商场——这是沪藏协作赋能高原发展的生动缩影。从援藏干部到地方主官,从企业负责人到当地群众,各方力量汇聚成乡村振兴 ...
巴黎乐蓬马歇商场的橱窗里,一件标价两万余元的羊绒坎肩有青藏高原的阳光的味道;去年9月,64.7万人在线围观一场在青稞田间上演的时装秀,模特身披的织物纹样源自千年传承;联合国第一夫人的午宴上,来自世界屋脊的手工艺品静静诉说着东方美学……这些闪耀国际舞台的主角——江孜氆氇,都来自于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班觉伦布村“阿佳格桑工坊”。 氆氇,这种用羊毛手工织就的织物,以其结实耐磨、御寒挡风、色彩浓烈著称,是藏 ...
题:“三顾茅庐”学氆氇 青海藏族艺人冀传统编织技艺走向海外 ” 时至今日,仁青多杰带领纺织师傅们,基本掌握了氆氇纺织的全部工艺,“我们纺织机也能加工,还会调试,纺织机数量也达到80台。
庄园左侧,由老房子改建而成的氆氇研发中心即将启用。这幢两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是设立在西藏的第一个集研发、设计、质检、生产、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氆氇研发中心,也是江孜氆氇与上海制造的连接点。今后,该中心将承担起羊毛纤维检测、氆氇织品研发、手工艺人培训、历史文化展示 ...
17岁的巴桑卓玛正在用纺织机织着氆氇。她动作娴熟,织得飞快,多彩的羊毛线在纺织机上飞速穿梭,一天半就能做一条披肩。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跟随“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采访团来到西藏自治区江孜县阿佳格桑工坊。一件件精美的手工氆氇从这里织就,销往全国 ...
沪藏携手构建江孜氆氇全产业链体系:“指尖技艺”跨入发展“新赛道”-田野间,新开辟出的一条上百米的S形秀道婉转绵延。随着富有节奏感的 ...
中新网青海尖扎4月22日电 题:“三顾茅庐”学氆氇 青海藏族艺人冀传统编织技艺走向海外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上百根经线、纬线有序交织——传承 ...
8日上午,“雪域·交响”西藏氆氇系列发布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精彩上演。现场,东方传统氆氇织机声与西方古典钢琴声的浪漫邂逅,时装模特与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