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据悉,AIGC图像鉴别技术具备鉴别范围广、抗攻击性强等优势,可应对实际场景中复杂、多样的图片信息,测试样本集鉴定准确率超90%,适用于社交媒体内容治理、商业欺诈鉴定、保险理赔等多个场景。
当技术伪造的能力逐渐超越肉眼识别的边界,AI鉴伪技术的发展进程牵动着公众的视线。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合合信息展示了AI鉴伪技术在人脸视频、AIGC生成图像、证件票据等当今AI伪造“重灾区”中的应用体验,帮助参观者了解AI如何通过视觉特征、图像 ...
2020年开始,地球像吃了兴奋剂。去年7月5日那天,它比标准时间快了1.66毫秒,破了纪录。今天又快了1.5毫秒。 北极南极的冰正在大规模融化,几千亿吨的冰变成水,从两极流向赤道。这就像花样滑冰运动员,把伸开的手臂收回来,立马就转得更快了。地球也一样。
7月24日,记者从乌兰察布市大数据局了解到,近日,华为云基于CloudMatrix384超节点的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在乌兰察布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当地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将为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提供高效稳定的算力支撑。
毫秒脉冲星,这一神秘天体的前世今生颇为传奇。它源自恒星生命的终章,经历了超新星爆发的剧烈洗礼后,遗留下的“残骸”在宇宙中静静地旋转。尽管看似沉寂,实则蕴藏着惊人的能量。它以每秒数百次的惊人速度旋转,直径不过25千米,却拥有着超越太阳的质量。这犹如一颗 ...
100毫秒,安全领先与体验极致的完美融合 100毫秒,意味着深信服力求领先的安全效果和极致的用户体验——致力于不漏过任何一个新型威胁,同时对齐国际一流云安全厂商的云服务时延,让用户在安全防护中无感知。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按:谷歌近日发布了一款专为移动 GPU 推理量身定制的轻量级人脸检测器——亚毫秒级的人脸检测算法 Blaze Face。它能够在旗舰 ...
传统的RTOS使用周期性的系统滴答来跟踪时间和调度任务。 例如,大多数RTOS,如FreeRTOS、Zephyr和embOS-Base,默认使用1毫秒的滴答间隔。 这个间隔依赖于每毫秒产生一次中断的计时器。 所有时间相关的操作(任务延迟、超时和软件计时器)都与滴答对齐。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7 月 8 日,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的物理学家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成功测量出毫秒级的超导量子比特(transmon qubit)相干时间,远超此前科学文献中记录的最高水平。
在软体机器人和触觉交互领域,电粘附技术 (Electroadhesion, EA)因其低功耗、强粘附力和表面普适性成为研究热点。然而长期以来,厘米级电粘附离合器 (EA-ICE)的动力学性能存在巨大谜团:虽然介电材料本身可在微秒级完成充放电,但实际器件的释放时间却长达毫秒至分钟级,与理论预测相差3个数量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