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18日,被誉为“云端牧场”的贵州阿西里西大草原上,数千支火把划破夜空,正式拉开了毕节市2025避暑旅游季的序幕。未来3个多月里,乌蒙欢歌、火把狂欢、非遗市集等百余场活动将轮番上演。以“自然凉·毕燃嗨”跟着火把游毕节为主题,毕节市九县区将联动打造一 ...
日前记者从毕节市博物馆获悉由百色起义纪念馆主办毕节市博物馆承办的《百色风雷》纪念百色起义专题图片展在毕节市博物馆新馆大厅开展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为期3个月展览以文字、图片为载体,展现了百色起义英烈不忘初心、百折不挠、持续奋战、走向胜利的英雄气概。
我在毕节城里度过了三年美好的求学时光,毕业后,分配到老家附近的一所小学里工作。 但是,毕节的星光仍然不时闪烁在我的脑海里,激励我在工作之余坚持读书、笔耕不辍。 后来,毕节市委宣传部创办《毕节晚报》,我成了一名报纸编辑。
近日,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电亮乡村 ” 服务队踏着晨曦走进七星关区大屯彝族乡,开展了一场以 “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 ” 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位于毕节市金沙县的贵州金三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焊花四溅,工人们正戴着头盔全神贯注制造智能烘干设备。前不久,该公司依托“税银互动”机制成功获得500万元信用贷款,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庭指着智能烘干设备说:“随着高粱收获季节的到来,眼下这可是抢手货 ...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威宁自治县火把狂欢系列活动现场的月琴弹奏。赫章县阿西里西大巡游活动现场。金沙贡茶大道火把节巡游现场,群众手持火把,载歌载舞同庆节日。纳雍县火把狂欢节上,人们身着民族盛装参加长桌宴。威宁自治县火把狂欢系列活动现场人潮涌动。身着特色服饰 ...
在贵州省毕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州绿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下线、压接、分装、布线……工人们正在各自的流水线岗位上作业,有条不紊、繁忙有序,一条条汽车线束在工人手中迅速成型 ...
总台央视记者 李啸虎:这个菌棒里,褐色的线条就是天麻生长必需的密环菌,线条越密代表营养效果越好。一亩天麻需要250个菌棒。以往这种菌在自然环境下培养需要3年左右,如今,智能化生产线上60天就可以生产一批菌棒,带动天麻种植的规模和品质都有了较大提升。
“以前红白喜事互相攀比严重,现在大家都习惯简简单单办事、朴朴素素过节,风气好多了。”村民杨军说。在“一约四会”引导下,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逐渐被摒弃。
绝地求生的历史抉择 ——“科学发展试验田”毕节试验区20周年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 叶研 宋广辉 编者按 20年前,改革开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