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215《大宪章》的4份正本通常标注为Ci、Cii、L和S,实际指的是科顿图书馆的第一份《大宪章》、科顿图书馆的第二份《大宪章》、林肯大教堂《大 ...
对于此类情况(提单未标明正本份数,而是以船公司出具的证明来证实正本提单出具了几份),国际商会认为:“The certificate should be form the carrier and ...
国际银行界对如何认定正本单据一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争议,在实务中产生了许多纠纷。为此,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经过几个月的研究讨论,在1999 ...
《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目录系从翰林院抄出,前附明成祖序言及姚广孝《进永乐大典表》,在大典正本损毁的情况下,该目录得以让后人得窥大典 ...
《永乐大典》正本有可能藏于皇史宬夹墙内。 三是郭沫若等先生提出的大典毁于明亡之际的看法,认为明末,正本付之一炬。 更具体一点,正本是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焚毁了。 起义军在占领北京42天后被迫撤离,撤走时,曾放火焚烧宫楼。
正本就是要尊重规律,尊重人的生命规律、他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及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律等等。 尊重规律泽根,泽根就是让他从小培养方 ...
永乐十九年 (1421),《永乐大典》正本随文渊阁图书一起被运到北京,暂存于奉天门东庑,但不巧宫中发生火灾,于是书在奉天门一放就15年,直到 ...
正本神秘消失,副本命途多舛 永乐六年 (1408),《永乐大典》完成抄写,即为正本,藏于南京文渊阁。 由于体量巨大,书成之后,永乐帝并没有翻阅过几次。 此后的弘治皇帝和嘉靖皇帝对其颇为喜爱,尤其嘉靖帝,手边常备着一两册,成了“案头书”。
《永乐大典》正本陪葬了嘉靖帝?说起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型图书,很多人都会想到《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永乐皇帝直接主导编纂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 ...
《永乐大典》正本去哪儿了---《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三千多人参加,历时四年,于永乐六年(1408年)修成的大型类书。郭沫若等先生提出的大典毁于明亡之际的看法,认为明末,正本付之一炬。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