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植被恢复这场攻坚战中,市旗两级林草部门积极作为,主动上门与违法主体沟通协调,成功推动中铁十七局与农牧户签订《生态恢复治理协议书》。市林草局主要领导多次赴现场盯办植被恢复情况,并委派草原业务专家根据涉案图斑不同地块的植被特点,开展相关指导工作,逐地块 ...
2024年全国生态气象监测显示,受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全国生态质量整体改善,多项指标达2000年以来最优水平。
《公报》显示,全国林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23年增加2.4%;全国草原产草量较2023年增加3.4%,草原净初级生产力创2000年以来新高;北方荒漠化地区植被长势较好,加之“三北”治沙工程的实施,防风固沙功能增强,易起沙尘土地面积较2023年减少2 ...
随着《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决议的推进,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以植树为主的生态修复浪潮。然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正在引发新的生态危机——在非洲萨赫勒地区,"绿色长城"项目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北欧地区植树反而因反照率效应加剧变暖;热带草原被外来树种取代造成生物多样性崩溃。这些教训暴露出当前恢复实践的关键盲点:我们缺乏对自然植被本底状态的系统认知,更忽视了火和草食动物等生态过程对植被格局的塑造作用。
人民网 on MSN1 天
商洛植被覆盖度超90%
本报讯(记者许奥博通讯员宋文超)7月23日,记者从商洛市气象局获悉:近日,商洛市气象局联合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利用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完成了《商洛市20002024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遥感监测报告》,客观呈现了商洛市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7月23日,记者从商洛市气象局获悉:近日,商洛市气象局联合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利用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完成了《商洛市2000—2024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遥感监测报告》,客观呈现了商洛市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商洛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报告》显 ...
以往的荟萃分析大多只关注表层土壤(0 - 20cm)中 SOC 或其储量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很少深入研究 SOC 组分,尤其是在深层土壤(20 - 100cm)方面。而本次研究借助全面的数据库,对土壤剖面(0 - 100cm)中 SOC 及其组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展开研究,找出了影响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这填补了以往研究的 ...
本研究对黄土高原的两个小流域的 三种植被的pH值进行比较发现,pH 值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略有差异,但其都在8.0—8.9之间,其中定西三块 样地的pH值 ...
7月16日,从西藏拉萨娘热沟俯瞰,南北山的绿色植被环抱拉萨城区。据了解,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于2021年启动,东起墨竹工卡县尼玛江热乡,西至曲水县茶巴拉乡,东西绵延近200公里,计划完成国土绿化面积206.72万亩,助力拉萨成为生态宜居的高原首府城市。
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被认为是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的关键。兰州大学生态学院刘建全教授团队选育的抗旱四倍体白刺表现出优异的抗逆特性;杜彦磊教授针对治沙工程需求,选育出“光伏专用”匍匐型紫花苜蓿新品系……“这些创新成果促进了生态型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进程与成果转化,有力推动了光伏治沙项目的实施。”张峰说。
人民网教育频道 on MSN1 天
科学家揭示影响鸟撞事故的关键因素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与多家保护机构共同发起的“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项目团队调查发现,除建筑表面覆盖玻璃的比例外,夜间灯光与建筑周边植被分布共同构成了引发鸟撞的高风险因素,其影响发生机制可能比此前认识的更为复杂,并且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存在差异。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性揭示了影响鸟撞事故的关键因素,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生 ...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独一无二的地理-地质-生态单元,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类型和多样的植被分布格局。 “过去,许多高原地区的植被调查受限于地形和交通,往往集中在山脚或公路沿线,这会明显低估整座山体的植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