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人陈垣曾根据校勘取证的不同情况,把校勘分成了“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种类别。其中除“对校”基本即上文所谓的校雠外,其他 ...
阮元《礼记注疏校勘记》引据版本有经本2种(唐石经、南宋石经)、经注本2种(岳本、嘉靖本)、注疏本4种(附释音本、闽本、监本、毛本 ...
2025年7月25日,新华社在北京发布了关于语言文字学家李人鉴的生平与学术成就的报道。李人鉴在古籍校勘和语言研究领域作出了显著贡献,专注于学术研究的他,尽管创作了大量手稿,却因内容冷僻而在出版过程中屡遭挫折。直至去世,他的著作仍未能得到应有的出版和认可。他的学生与家人回忆起他宁静而专注的生活,这引发了对学术出版体系现状的质疑,并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李人鉴的学术精神。
在校勘工作中,常常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推理和考证。 陈垣先生总结校勘有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法。对于校勘四法之理校法,陈垣先生有云:“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
1959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的指示下,历史学家顾颉刚领衔整理的《史记》点校本出版,以其分段精善、校勘审慎、标点妥帖成为半个世纪 ...
整理校勘“水浒戏”是一项体量甚大的工程。 宋元时期即有相关戏剧出现,尤其是元杂剧中的黑旋风戏更是“脱膊杂剧”中的重要类型,尤为广大 ...
至于为何要用雌黄进行图书校勘,对此北宋学者范正敏的《遁斋闲览》曾有解释:“为其与纸色相类,故可否人文章,谓之‘雌黄’”,因为雌黄的 ...
作为《史记》修订工作的主持人,他已经带领一支教授团队在这部书上投入了8年时间,主要成果是新增校勘记3400多条,约30万字,并改动标点6000余 ...
欲明辨小疵,必先识大体 段玉裁云:“校勘之难,非照本改字不伪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 ”(《与诸同志书论校书之难》)审订异同,只是校勘工作中的初步,校勘之难能可贵者,在于考辨是非。 在校勘工作中,常常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推理和考证。
新旧《五代史》修订组成员在出版座谈会上。从左至右:唐雯,陈尚君,仇鹿鸣 如何来形容校勘这样的工作呢,某种意义上,它像一个缓慢吞噬你 ...
陶阴寡务,谓校勘书籍,其事不多。 ”如果没有祝先生的考证和疏解,读者直读作“陶泓”,真不知所云。 又如卷七《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述墓主王义童长子王师本曾为韩王府祭酒,安喜县令,其下有“朝游楚泽,暮宿燕宫”二句与之对应,各本文字同。
于是命义学沙门,详加校勘。 今见《中华大藏经》在收录《清藏》本《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二百二十卷时,作了如下一篇校勘记:该书是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澄观撰六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及九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之汇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