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随着COVID-19全球疫苗市场的扩张,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 逐渐引起疫苗生产商的关注。作为一个成熟的外源蛋白表达平台,BEVS几十年来一直在疫苗生产、基因治疗和其他应用中发挥有效作用 [1]。最初,BEVS是为了控制农业害虫而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如今已成为生产各种重组蛋白的重要平台 ...
白天出勤的叫视锥细胞,长得矮胖敦实像个小锥子;晚上值班的叫视杆细胞,课本上总说它是“杆状”,细细长长——但最近翻到的老文献,竟把这个经典印象给推翻了! 1987年,有位叫John ...
而过表达自发形成杆状结构的GLS1 K320A突变体则加速了谷氨酰胺饥饿诱导的细胞凋亡(图1)。 图1.谷氨酰胺饥饿诱导GLS1形成杆状复合物并促进细胞凋亡 进一步研究表明谷氨酸是细胞内GLS1形成杆状结构的负调控因子。
杆状病毒在昆虫中的初始感染是由一系列被称作口服感染因子(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s, PIFs)的蛋白分子参与完成的。杆状病毒的代表种AcMNPV具有10个 ...
Science子刊:中性粒细胞偏好吞噬杆状颗粒,或有助治疗COVID-19患者中的细胞因子风暴 COVID-19 中性粒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杆状颗粒 白细胞 细胞 ...
杆状病毒在昆虫中的初始感染是由一系列被称作口服感染因子(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s, PIFs)的蛋白分子参与完成的。 杆状病毒的代表种AcMNPV具有10个PIFs,除PIF5外,其他PIFs会形成复杂的复合物,缺失PIF5的病毒会完全丧失对昆虫的口服感染能力。
杆状病毒是一类大的双链DNA病毒(基因组大小80-180 kb),在生物农药、真核表达系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杆状病毒具有较大的包装能力以及在哺乳动物体内不复制、不整合的特性,因此杆状病毒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基因治疗载体,但杆状 ...
杆状病毒在昆虫中的初始感染由一系列被称作口服感染因子(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s,PIFs)的蛋白分子参与完成。杆状病毒的代表种AcMNPV具有10个PIFs ...
目前,疫苗免疫是最有效防控措施。我国市场上猪圆环病毒病2型疫苗主要以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为主,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的 ...
专利名称分别为“一株O型口蹄疫类病毒颗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D3及试剂盒和检测方法”“一种监测悬浮培养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抗原表达量的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