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12日,博物讲坛“刻痕丹青——佛山木版年画的历史内涵与民俗事象”在岭南天地先行书店温情启幕。本次活动由佛山市博物馆、岭南天地、先行书店联合主办,特邀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中山大学考古学博士王海娜,带领观众穿越时光隧道,深度解读这张独具魅力的佛山文化 ...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实践团队抵达当地后,首先拜访了当地著名的木版年画传承人曹老师。曹老师从事木版年画制作已几十年,对这门技艺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工作室里,一幅幅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木版年画挂满墙面,传统与 ...
本文转自:佛山日报专家简介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史论系主任,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艺术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
中国版画艺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荣宝斋木版水印于1958年印制出版了《中国版画选》,精选了167幅中国古代版画代表作,并由郑振铎先生作序。该选集涵盖了从唐代至明清时期的版画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宗教、文学与美术等领域,呈现了一个繁华精彩的图像世界。这部浩瀚的版画作品集,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版画的千年脉络,展现了 ...
滑县木版年画史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创始于明朝初年,鼎盛于清代,因一直深藏民间而世人鲜知。2006年11月,冯骥才到滑县考察后称滑县木版年画是“普查、抢救文化遗产的一个惊人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新发现的一个年画产品”。“一种失落的文明,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1 ...
漳州木版年画起于宋,兴于明清的民间艺术,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等地共享“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的盛名,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 ...
自11月27日本报在A01版、A03版报道了滑县慈周寨乡前二村新发现我国木版年画“活化石”产地以来,各大媒体和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一些境外媒体也 ...
谈到漳州木版年画助力“春节”申遗成功,颜朝俊笑了:“大的层面,国家愈发重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而从我自身经验来说,我常 ...
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人代表、杨家埠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杨洛书长子杨付江在致辞中对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永新华韵此次为父亲筹办木版年画展 ...
7月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在津举行。会议现场特别设置了非遗展示区。具有天津非遗技艺代表性的泥人张彩塑、郑氏漆器、杨柳青木版年画进行了现场展示,与会嘉宾饶有兴致地参观、体验。
市民在三峡博物馆观看梁平木版年画。记者熊明摄本报讯 (记者兰世秋实习生李若行)4月25日,“中国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三峡博物馆举行 ...
上世纪50年代荣宝斋木版水印《唐敦煌壁画选》。 资深木版水印收藏家胡义成以赵少昂的作品向记者作辨伪介绍。 本版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徐毅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