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那么,类星体为啥能这么亮呢?现在天文学界普遍认为,类星体是一类极明亮的活动星系核,它的能量来源于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吸积。想象一下,当物质被黑洞强大的引力吸引,开始向黑洞坠落,这个过程中,引力势能就转化为了辐射能,然后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探索之旅中,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天体现象再次激发了人类的好奇心——类星体,这一神秘而璀璨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物理学界关注的焦点。类星体,一个听起来就充满奇幻色彩的名字,它首次进入科学家的视野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该领域“四大发现”之 ...
天文学家们刚刚训练了一个神经网络,使其能以比大多数人类更清晰的方式观测宇宙。想象一下,尝试给天空中每一颗恒星、每一个星系或遥远的类星体贴上标签 —— 那可是数以百万计的天体。直到现在,这项工作主要依赖一种精确但缓慢的方法 —— ...
外观变化的类星体在高亮度和低亮度的状态之间迅速切换,科学家们还没有搞清楚原因。当亮度被调低时,类星体在宿主星系的背景下太过微弱,使 ...
在天文学的浩瀚星空中,一项令人瞩目的新发现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吸引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科学家们在遥远的类星体周围,意外地探测到了大量暗物质的存在,且这些暗物质的分布模式与先前的理论预测惊人地吻合。
类星体是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 在这之前,天文学家一直在观察夜空中的一些亮点。它们看起来就像一个光点,就像一颗星星,但 ...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迄今已知最遥远的类星体,该天体距离地球130亿光年,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3亿倍,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外 ...
类星体的发现得益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在此之前,人们无法区分恒星和类星体。截止1959年,剑桥射电天文研究组已经发表了3个 ...
随后天文学家们利用国外多台6-8米级望远镜对该类星体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光谱观测。根据红外光谱估计出该类星体中心的黑洞质量约为120亿个太阳 ...
类星体看起来类似恒星,但其实是发光巨大的活动星系核,由于距离极其遥远且明亮被天文学家称为“类星体”,其发现已有60余年。长期以来 ...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堪萨斯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宣布了一项重要发现:有些星系的中心存在类星体,但因其内部 ...
星体跟踪器需具备抗干扰能力强、可全天时工作、体积小、测量精度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在科研探索、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航海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