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昆曲文化专题展览”将在法国巴黎开幕-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将于2023年9月12日至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南京艺术学院和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具体承办的“中国昆曲文化专题展览”将于2023年9月14日在法国吉美国立 ...
新编昆曲“重逢《牡丹亭》”和刚在纽约首秀成功的原创舞剧《白蛇》,同属上海大剧院的“东方舞台美学”系列。“重逢《牡丹亭》于2022年在上海首演引发热议,时隔三年,“重逢《牡丹亭》”迎来和观众重逢——8月16-17日,这部“亦新亦旧”的《牡丹亭》将在YO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今年夏天,杨浦“又见”《牡丹亭》。7月28日,“重逢《牡丹亭》”的部分主创人员举办媒体分享会,分享创作背后的灵魂火花。“好的经典一定可以改。”马俊丰说道,“以后也一定会有更离谱、更先锋的改编,但我们这一版真是非常精彩的。”上 ...
中国日报7月19日郴州讯 7月18日晚,湖南省昆剧团古典剧院内座无虚席,沉浸式文旅大戏《湘遇·湘昆》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首演。该剧以“守正创新”为宗旨,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演绎六百年昆曲的湖湘蜕变。
1 天
金羊网 on MSN四位梅花奖得主同台,新编昆曲“重逢《牡丹亭》”8月上演
作为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力作,新编昆曲 ...
白先勇表示,自己本非昆曲界人,因缘际会闯入这个圈子,从此迷上昆曲,“我一直觉得有一只命运的大手推着我,向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以及昆曲复兴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去,青春版《牡丹亭》能够走到现在,二十年来开花结果,绝对是天意垂成。
“昆曲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想让年轻人一下子喜欢上昆曲艺术是不可能的。 因此需要用一些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引他们,慢慢走近昆曲,这并不是件难事。 ”杨凤一认为,昆曲自身拥有独特的魅力,唱腔唯美,曲词厚重典雅。
在昆曲校园教育里,“经典昆曲欣赏”课堂是昆曲艺术与学生受众相遇的场所。 围绕着技艺的展示与知识的养成,昆曲艺术家、学者与学生处于同一个共振场,进行着昆曲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迤逦昆腔为何起于姑苏大地?青春的牡丹之花何以在当代沐光重生?近日,何建明、信世杰创作的纪实文学《青春“牡丹亭”》出版,呈现昆曲六百余年惊艳的发展、复兴史。从14世纪中叶“昆山腔”的第一声吟唱,到16世纪末汤显祖写就传世经典《牡丹亭》,从20世纪上半叶 ...
作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种之一,昆曲也被誉为中国“百戏之祖”。全国八大昆剧院团之一的湖南省昆剧团,扎根郴州60余年,蜚声海内外。开国将军萧克盛赞“昆曲兰花艳,湘昆别一枝。几阵严霜后,亭亭发英姿”。
古老昆曲之所以能够青春永驻,离不开创新、教育普及、数字化传播以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努力。正是这些举措,让昆曲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定位,不仅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喜爱,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他们作为昆曲文化的推广者与传播者,吸引着一批批同样年轻的观众走进剧场、走近昆曲,拥抱这门古老而青春的艺术。 87岁的白先勇说,表演艺术很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心声,意大利有歌剧,德国有古典音乐,俄罗斯可以拿出芭蕾舞,“昆曲非常能够代表我们的民族,很欣慰看到她堂堂地走上了世界舞台。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