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太平天国起义可是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从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着农民兄弟,在南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清浪潮。他们想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天国”这个理想国。
太平军北伐速度如此之快,离不开淮北捻军的密切配合。太平军过安徽时,为了响应北伐,著名的盐枭张乐行等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集结捻军起义,称“大汉明命王”,建立“五旗军制”,四处攻杀清军。同时响应起义的还有张乐行贩私盐时的好友,名叫任乾,为捻军蓝旗首领,跟随任 ...
捻军是源自捻党起义的北方重要农民武装力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咸丰三年(1853年),当时在河南的南阳、南召、唐河等地,捻党成员开始集结,拉开了反清的序幕,捻军由此诞生。其实,捻军最初是由张乐行、龚得树等人带领,规模庞大,约有上万捻党成员,成功攻克了河南的永城等地,迅速震动了中原地区。到1853年,太平天国的北伐军途经安徽、河南时,捻党纷纷响应,逐步从零星的反抗行动汇聚成更具规模的集体作战。 在18 ...
捻军在反清战争中所取得的战果可以说是相当可观。先是击毙了被清廷视为“国之柱石”的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然后还打破了曾攻下太平天国天京 ...
一开始计划很顺利,西部捻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趁着此处满清兵力薄弱,一度进抵京郊的卢沟桥,此时京师防御薄弱,是有可能一鼓而下的,但 ...
薛福成大喜过望,岁星既然在山东,你捻军跑去那里,这是犯岁星,不灭何待? 没想到过不了多久,捻军居然趁淮军在胶莱河出海口营墙尚有几十里 ...
太平天国后西捻军统帅,原籍安徽涡阳县张大庄。 张宗禹英勇善战,起义后曾在山东歼灭僧格林沁所部骑兵,在西安东郊十里坡全歼陕西巡抚刘蓉 ...
胡四(?~1863年),山东嘉祥县鱼山集(今金乡县鱼山镇)人,清末农民起义军捻军首领。咸丰年间,安徽北部、山东南部等地的农民起义军捻军揭竿而起 ...
史料记载:清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张宗禹率捻军接连攻克庆云、盐山、海丰(今无棣)等县城,攻打武定府(今惠民)时,知府张鼎辅、知县杨罗等率官绅凭城高墙厚,举城死守,捻军在十一日和二十一日连续两次均未能攻克,后几经挫败,退至“老海洼”(东自姜楼镇庞家、大年陈镇毛旺庄 ...
新捻军在唐坡挖壕设栅,击溃了僧王亲自指挥的左中右三路人马,迫使这位蒙古王爷遁入邓州城内躲避锋芒。 新捻军击败僧军后,继续向东北方向 ...
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捻军史》是上海师范大学郭豫明教授历时30年研究捻军历史的结晶。该书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剖析捻军所处的时代背景、捻军的历史地位与局限性诸问题;资料丰富详实,内容系统完整,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捻军起义的整个历史进程,阐明了清朝政府平捻后 ...
然而,捻军属于流窜作战,僧格林沁既有剿不胜剿之苦,又在接连的战术胜利中越来越轻敌,终于在山东曹州率领不多兵力死命追敌而陷入包围,一代名将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