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15日晚,江都大会堂的璀璨灯光下,座无虚席的场景令人振奋,近千名热爱戏曲的观众齐聚一堂,见证了德才扬剧团全新演绎的大型古装神话剧《飞天记》的首场震撼演出。
在扬剧《郑板桥》中,罗周连缀一个个小段子,以两度客居扬州之上下两本为结构写郑板桥,融合“诗书画”三绝,用盐商、官绅之沉浮迁变来反衬 ...
扬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流传于江苏省长江沿岸区域、上海及安徽部分地方,具有融汇南北、刚柔并济的特点。“扬剧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扬州民间歌舞小戏花鼓戏和苏北民间酬神赛会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而最终成型。”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扬剧也在与时俱进。 姚恭林不仅结合自身经历和对角色的理解,改编部分扬剧经典曲目的唱腔和曲牌,还出演现代戏,塑造了孔繁森等现代角色。
扬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流传于江苏省长江沿岸区域、上海及安徽部分地方,具有融汇南北、刚柔并济的特点。 “扬剧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扬州民间歌舞小戏花鼓戏和苏北民间酬神赛会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而最终成型。
扬剧《衣冠风流》(资料图片) 一个人,一张琴,就能退敌千里,这是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是扬剧《衣冠风流》中魏晋名士谢安的传奇。7月28日 ...
活动现场,扬州市文化馆博爱艺术团精心创排的舞蹈《在茉莉花盛开的地方》一经亮相,便引发了阵阵热烈的掌声。伴随着优美的舞姿,舞者们用他们的热情将观众带入了茉莉花的芬芳世界。接下来的扬剧折子戏《天女散花》《鸿雁传书》《板桥作画》《芦花荡》等经典剧目更是让人目不暇接,现场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扬剧《郑板桥》以郑板桥中年、暮年两度客居扬州的经历为核心内容,其间穿插他在山东任职时放粮救济百姓的故事。 全剧通过郑板桥与妻子饶五娘的奇缘、与官员卢抱孙的聚散、与盐商张从之的恩怨,展开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的描绘。
6月10日晚,中国戏曲界名家大腕相聚在扬州,共同出席江都“中国扬剧之乡”授牌仪式。潘元松 摄 中新网扬州6月11日电 (记者 崔佳明)百年曲艺承袭 ...
现代扬剧《水火相容》剧照。 九华山庄社区开展“春满社区 戏韵邻里”小剧场春季演出季活动。 扬剧老师指导在镇江求学的留学生体验中国戏曲文化。 龚莉莉在后台排练。
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扬州市扬剧研究所一级演员、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李开敏同志,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5时22分,在扬州逝世,享年87岁。李开敏,1939年出生,1953年学艺,1956年进江苏省戏校进修,工青衣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