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华民族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这场战争不仅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让这片古老的土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与屈辱之中。列强们通过战争和大炮强行撬开了清政府的大门,将资本主义的阴影投射在中国大地上。而这场剧变,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数代人的生活与思想。
清朝末年,风雨飘摇。外有列强环伺、割地赔款,内有民变四起、政令不行。面对如此危局,清廷也曾试图自救,推行“新政”“立宪”等系列改革措施,企图挽大厦之将倾。然而,这些改革不仅未能挽救其统治危机,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究其原因,一个关键因素便是——政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陷入“塔西陀陷阱”,让清廷最终成为了历史的弃儿。 戊戌变法,理想主义者的悲歌 1898年,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发动 ...
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唯独梁启超认为这是一场成功的政治运动。以其滔滔雄辩,自有一番煌煌说辞:“凡物必有原动力以起其端,由原动力生反 ...
戊戌六君子指的分别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为啥称他们为六君子呢?因为在戊戌变法失败的时候,他们没撒丫子跑路 ...
代码已经复制到剪贴板。 今天是大年初五,又到戊戌年。120年前,晚清中国的那场戊戌变法,计划从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变革,使 ...
从戊戌变法作为一个个案来检讨的话,你觉得中国现代化的挫折,它主要是在哪里? 汪荣祖: 鸦片战争之后,每一次都是学到了教训才改革。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103天便告失败,但它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的影响是深远的。“六君子”者,指维新志士谭嗣同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文摘自:新京报书评周刊,作者:李夏恩,原题:戊戌变法120周年:重返历史现场 “记住,记住6月11日 ...
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按中国传统干支纪年,这一年是戊戌年。它是以康有为为领袖,得到光绪皇帝充分支持的政治运动;又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 ...
杨天石先生以史学家的敏锐和犀利,为我们讲述了戊戌变法发生的背景和发生的过程,并深刻分析了它失败的原因以及所蕴涵的深远、悠长的历史 ...
戊戌变法是在慈禧太后全程监控下进行的,没有她的支持,新法一天也推行不了。 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在境外接受记者采访,出示经他篡改的光绪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