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微雕的世界,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严苛。吴开桃告诉记者,一公分刻10行以上才算微雕,而如今他能在一公分内刻30行。若论极致,头发丝上的“发雕”更具挑战性。他曾花一个星期时间将唐诗《寻隐者不遇》刻在一根发丝上,那得是一公分刻50行的水平才可以实现,须借高倍 ...
盛夏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福州的一间小屋内,83岁的吴开桃正手持自制刻刀,专注地俯身于工作台前。短短十分钟,他在一公分见方的石面上,刻下了一首自创的小诗。这不仅是他的创作,也是他四十余载微雕岁月的凝练,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艺术的热爱与坚持。
微雕艺术让人看后忍不住地惊叹出来,它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今天,小绛再来为大家介绍一位非常优秀的微雕艺术家,这位微雕艺术家在90年代后期 ...
目前,张晨旭的微雕作品订单已排到了一年后,他和工作室成员还被邀请到丰县孙楼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任教,面向周边群众传授微雕技艺,在发展 ...
邹溪说:“微雕创作是一个枯燥的工作,要在孤独中享受工作的快乐,要静下心思考,根据石头纹理进行构思。在雕刻期间每一件作品都要通过放大 ...
微雕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邹本卫的微雕作品,主要取材于中国古代文化典故,以文人画入石刻,凸显传统 ...
济南微雕非遗传承人王天明正在伏案创作。孙婷婷 摄 中新网济南2月26日电 (孙婷婷)头发丝上刻汉字、米粒上刻画大熊猫、珍珠上刻英文、重2.6克的 ...
功夫不负有心人,微雕技艺成熟和微雕作品成功率成正比,荣誉与知名度随之而来。 此时陈冬生不仅更加努力创作,还想着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国家作出一份贡献。 1999年,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陈冬生想制作一件微雕为国庆献礼。
常世琪的微雕作品《罗汉图》。 以绿松石为底的象牙微雕《震后大爱》。 原标题:2厘米头发上刻下308个字母 巴掌大黄玉瓶上刻出五百罗汉群像 毫厘世界走出的郧西微雕大师 2厘米有多长?不及成人拇指一半 常世琪的微雕作品 ...
微雕大师演绎现代“核舟记” 小小牙片上,518个罗汉栩栩如生---而今,湖北的常世琪、仵峰、常量等3位工艺美术大师续写现代《核舟记》。日前 ...
调查研究重在"以小见大"的洞察力。上海某街道干部在走访中发现,垃圾分类点旁总摆放着几把共享雨伞。这个细微现象背后,折射出居民对"最后十米"便民服务的迫切需求。他们由此推出"民生微实事"项目,一年内解决了社区内137个类似的小问题。这种从"一把伞"看到"一片天"的能力,正是调查研究的精髓所在。在数字化时代,我们更需要培养这种见微知著的本领——外卖订单的配送时长变化可能反映交通治理的成效,共享单车的停 ...
原标题:济南有个微雕大师:头发丝上刻字,得拿100倍放大镜看 《核舟记》课文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里面描述了一件精巧的用核桃雕刻的小舟,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