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当翻译向尼克松解释这句话时,周总理又适时地补充道:“就像几十年前,蒋某人也一直喊着要剿灭我们。”尼克松听后大笑,心中的不快顿时消失。尼克松深知毛主席是一个极具智慧和远见的人,这一巧妙的比喻无疑让气氛变得更加轻松,也让双方的交流更加和谐。
周总理凭借他非凡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甚至连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也曾亲手为他脱衣,表达了深深的敬意。今天我们就来看一张尼克松为周总理脱去大衣的历史照片。
尼克松访华后,俄罗斯担心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马上要求与尼克松举行峰会。 1972年5月29日,尼克松访问了苏联,成为第一个访问苏联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1969年初上台之时,美国相对于苏联的决定性优势已不复存在,尼克松想借助打开与中国的关系来玩转美苏中“大三角”外交,塑造新的均势 ...
尼克松一行人在出访印度尼西亚之时,受到了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热情欢迎。 但很显然的是,当尼克松结束这次访问之后,他个人对印尼总统苏 ...
尼克松访华是华盛顿和北京关系及20世纪世界政治史上重要的一页,不但在当时帮助美国结束越战,促成美中合作对抗苏联,并为后来发生的中国 ...
尼克松称这次访问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实际上,这趟行程在时任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进行了数月的秘密谈判之后曾被推迟。
50年前,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途经关岛时说。在其访华期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推动中美关系迈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特别助理温斯顿·洛德和美方代表团首席翻译员查尔斯·弗里曼(中文名傅立民)至今对诸多细节 ...
尼克松在锦江小礼堂对众人说:“中美关系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今年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50周年。1972年2月21日至28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 ...
1981年,尼克松希望把以他名字命名的总统图书馆落户在杜克。 师生强烈反对,以图书馆设在杜克为耻,尼克松只好把图书馆建在了加州老家附近。
尼克松访华后,他们开始以完整的人性化视角认识彼此。 ”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学者罗伯特·戴利对《卫报》说,“可悲的是,我们现在又回到 ...
洛德担任过美国驻华大使和助理国务卿,傅立民担任过美国驻沙特大使和助理国防部长,但对这两位资深外交官而言,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无疑是50年前亲历尼克松口中“改变世界的一周”。洛德认为这是“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举措之一”,傅立民称之为“世界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刻”。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