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一《尚书》是政书之祖,也是史书之源。《汉书·艺文志》记载“君举必书”“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史官记录君王的言行,汇编成册 ...
节目的第一期以《尚书》为主题,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视角,利用大禹治水定九州、周武王为民伐纣等多场戏剧的形式诠释书中的“民惟邦本 本固 ...
儒家经典文献——《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而对《尚书》现存版本《古文尚书》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在清华大学收藏的一批“清华简”中,专家们通过研究失传多年的《尚书》原貌发现,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是“伪书”。
随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一书近日正式出版,其对大量古代典籍的重大订正作用受人关注,而由此“《尚书》系伪书”的消息也在网上热 ...
随后,尚书成为皇帝实际上的机要秘书处,其“主赞奏事,总领纲纪,无所不统”的重权,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央行政机关,西汉成帝时更在尚书台 ...
《尚书学史》,程元敏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280.00元 以七十八岁高龄(2008年)出版一百二十万字《尚书学史》的程元敏教授,是我最为心仪与尊敬的前辈学者之一。其治学重资料、明本末,每撰一文、著一 ...
关于朱子在《尚书》学史方面的研究,则体现在朱子对历代《尚书》学著作(包括尚书古注与宋儒新注)和《尚书》学者得失的评价上。 前儒得失,是朱子选择是否采择其说的关键因素,也可以为后世撰写《尚书》学史提供重要参考。
有人质疑此判,认为二《尚书》可能分属不同传承统绪,有人怀疑“清华简”之真伪,但当前尚未有足够有力的反驳。笔者无意纠缠其结论的“真伪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