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战火中的少年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少年儿童纷纷投身战场,帮助游击队站岗、放哨,捉汉奸、打鬼子,为八路军递送信件,涌现出一大批少年英雄。在抗战烽火中,华山(原名杨华宁)以战地记者身份亲身经历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42年反“扫荡”以及反 ...
《小英雄雨来》与《小兵张嘎》的诞生,正值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它们不仅是对抗战历史的艺术再现,更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两部作品均突破了当时抗战文学的叙事模式,以儿童为主角,将残酷的战争与童真童趣相结合,开创了儿童抗战文学的新范式。
小兵张嘎没有原型,用徐光耀自己的话说,是把“嘎人嘎事”广泛搜寻,去粗取精、编排调整而成。但是小兵张嘎在诞生之前曾有一个雏形,这就是“瞪眼虎”。“瞪眼虎”的形象最初出现于天津,也写作于天津。
此次社区工会组织的爱国拥军主题活动,通过“老兵”与“小兵”的互动,有效搭建了红色基因代际传递的桥梁,让军人的精神力量沁入童心。不仅丰富了爱心托管班学生的暑期生活,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下一步,县总工会将不断总结经验,指导各基层 ...
工作的第一天,闫小兵就对自己做了一条硬性要求:每天无论节假日8点前到实验室,每天晚上11点读一篇专业文献。 “对于我来说,这算不上什么 ...
在王小兵的带领下,阿吼村村民逐渐转变了“等、靠、要”思想,积极发展生产,实现创收增收,合作社逐步发展壮大。 2019年、2020年合作社连续两年实现盈利,累计实现2次盈利分红,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分别领到2950元和1810元,大家对未来合作社的持续发展信心更足了。
1963年,电影《小兵张嘎》在全国公映后引起轰动,之后久映不衰,成为几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红色经典。 电影源自徐光耀的同名小说,这位第一个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的作家被称为“小兵张嘎之父”,他十三岁参加八路军,曾经身经百战。
至今,《小兵张嘎》小说发行量超千万册,被翻译成英、德、泰、阿拉伯、蒙古、朝鲜等多种语言。 《小兵张嘎》电影观众已几代人,同名电视剧、动画片等也陆续推出。 今年五六月间,河北京剧艺术研究院在雄安新区开展了京剧《小兵张嘎》的演出活动。
今天上午有关常小兵被双规的消息就在互联网快速传播。网上还流传出一张照片,显示常小兵的办公室已被查封,封条上的时间为12月26日15时。 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