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源自先民“仰观俯察”的寒食、清明节,在历史的时空里,曾经按照各自的轨迹长期滋润着中国文化的热土。至清代,寒食节完全被符号化,并和清明节逐渐融并,进而被清明节取代,节俗也多被吸纳为清明节的活动内容。
“寒食近,蹴踘秋千,又是无限游人”,万俟咏的《恋芳春慢·寒食前进》,描绘了北宋汴京城寒食时节的繁华盛景。 寒食节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源自先民“仰观俯察”的寒食、清明节,在历史的时空里,曾经按照各自的轨迹长期滋润着中国文化的热土。但由于二者天然的兼融特征,于是自 ...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2024年的寒食节在4月3日。据了解,由于和清明节相近,从唐代起就将寒食节、清明节合二为一。到了明清时期,清明节 ...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从这里的叙述来看,吴月娘和孟玉楼两人刚才荡秋千时应该是坐着的,这个荡秋千的难度较低。而孟玉楼和潘金莲荡的则是难度较高的双人“立秋千”,即站在板子上荡秋千。
前几天整理厨房,看见橱柜里还剩半包去年寒食节买的芝麻糕,突然就愣了一下。你发现没有?现在一到四月初,大家都忙着说清明踏青、扫墓,可很少有人提起,清明前头其实还有个寒食节。
寒食时,白居易在扫墓。 唐代时,寒食清明扫墓十分盛行。 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寒食城东即事》 唐·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寒食清明往往连在一起,寒食是清明前的一个节日,古代也与清明合二为一。如明代商喜的《宣宗行乐图》、清代黄慎《蹴鞠图》、明代杜菫的 ...
原标题: 节前说寒食探源清明的双重性格 提到清明节,人们常常会想到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等。一面是春光明媚,一面是烟火歌哭,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