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现代技术试图复原那些著名的帝王面容时,结果往往令人惊愕。2004年,考古专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复原了西汉传奇皇帝汉武帝刘彻的面容,其呈现出的威严刚毅气质,竟与《历代帝王图》中那个略显文弱的形象判若两人。
千年帝王画像看似庄严,实则隐藏权力与审美的多重编码,你以为的「真实容貌」,往往只是宫廷画师在政治压力、美学规范与皇帝旨意下的艺术加工品。从秦始皇到乾隆,歷代帝王如何「被画」出完美形象?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远比你想的更模糊。
在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宫廷御方因其独特的配伍和显著的疗效而备受推崇。《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的"五芝地仙金髓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方剂的历史渊源令人叹服。晚清重臣荣禄的故事尤为典型。这位被称为"大清糊裱匠"的权臣,因长期操劳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问 ...
18世纪的意大利宫廷流行什么?答案可能让你意想不到:是“中国风”!从瓷器上的仿东方绘制的花鸟,到室内装饰的中式漆艺,再到家具、纺织品、园林设计……这股来自遥远东方的雅致风潮,曾席卷都灵王宫的每一个角落。现在,不必穿越,无需远行,在广州就能一睹当年欧洲 ...
近年来,新中式沉浸式体验餐饮在全国各地火起来了。食客们花费数百元赴宴,只为穿着古装化个全妆,化身“佳人”“才子”,在精心编排的剧目陪伴下,品尝一道道“御膳”。
许多观众都在清代水晶凫式砚滴前停下了脚步,惊叹于它的晶莹剔透。这件以高纯度水晶雕琢而成的砚滴刻画出凫鸟展翅之态,通体透明的材质赋予其灵动轻盈之感,是其他材质所无法达到的。砚滴的凫式造型虽取自汉代凫尊,承古意却不泥古,这种材质把控与仿古趣味的高度融合, ...
7月27日,观众在故宫文华殿欣赏国宝宫廷玺印。 摄影 中国网记者 苏向东 中国网7月27日讯 ...
清代宫廷画家作品多则过亿元,少则数万元 乾隆时期宫廷绘画艺术达到顶峰,影响深远。 目前市场表现特别突出的是董邦达、钱维城、徐扬、张宗苍和金廷标等人的作品。 此外,近年有作品流通的还有周鲤、贾全、陆遵书、方琼、袁瑛、杨大章、黄增和陈基等人。
粤博暑期重磅大展“典雅之冠”启幕,百余件萨沃伊王室珍宝首现中国观众无需远行,便可“穿越”至18世纪的意大利宫廷,亲历贵族风雅日常。为纪念中意建交55周年,7月15日,广东省博物馆联合意大利都灵博物馆基金会、都灵夫人宫古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举办“典雅之冠 ...
17、18世纪中法宫廷交往有着怎样的特色? 郭福祥: 路易十四将刻着自己形象的怀表送给康熙皇帝,其中一定隐含着他欲传达的某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