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失眠往往是由失落所引發。根據《睡眠醫學評論》的研究,「失去親友常與入睡困難、無法維持睡眠,以及睡眠時數減少密切相關。」簡單來說,喪親者很少能夠獲得一夜好眠。研究指出,悲傷越強烈,睡眠就越破碎、零碎且中斷。
一睡不著就想吞顆安眠藥嗎?中醫師提醒為避免對藥物產生依賴,有5個助眠穴位,可以先試試看。 澄玥中醫診所醫師簡正倫指出,中醫治療失眠講求整體調理、標本兼治,不僅能解決睡不著的症狀,也能改善引起失眠的根本原因。
治療失眠最常見的方法是認知行為療法(稱為CBT-I),它可以改善「睡眠衛生」,例如,就寢前不要吸煙或飲酒,訓練你的大腦將牀僅與睡覺相連 ...
那失眠到底該怎麼辦?方識欽建議,如果只是偶爾性失眠,像是白天睡太飽或心煩導致睡不著,可以短期使用鎮靜劑協助入睡。「吃藥的原則不是吃到昏迷,而是吃到放鬆能睡就好。」他強調,一週服用3到4次已是極限,若天天吃,就可能干擾正常睡眠結構。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及相關文獻統計,全球失眠盛行率約為10–30%,部分地區甚至高達50–60%,失眠已經是僅次於感冒的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師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使用量居亞洲之冠,失眠的原因並非單一,其中壓力是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其他也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睡眠債務」兩大因子影響。
全台一年竟吃掉11億顆安眠藥!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及相關文獻統計,全球失眠盛行率約為10至30%。醫師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使用量居亞洲之冠,失眠的原因並非單一,其中壓力是最常見的誘發因子。
失眠不只是生理問題,更與心理壓力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若你也正被失眠所困擾,不妨參考以上網友的分享與建議,從日常小改變開始,打造適合 ...
一項刊登於《JAMA Psychiatry》(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上的新研究顯示,失眠症患者若同時存在慢性發炎問題,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將大幅上升。這項實驗室研究指出,當老年失眠患者接觸誘發發炎的物質時,其出現憂鬱症狀的機率是睡眠正常者的3倍。 該研究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Cousins 心理神經免疫學中心主任 Michael Irwin 博士主導。他表示:「失眠不僅剝奪了休息,更讓老 ...
世界皆「睡」,唯我獨醒。每一天,似乎總有想不完的事、煩惱不完的問題,也因如此,台灣人失眠盛行率逐年增高:我好累、睡不好、睡不著、太早醒、沒精神⋯彷彿已成為每天早上同事間的問候和話題。除了生理因素,由心理引發的失眠又顯得複雜許多。
明日將迎接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中醫師指出,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可見該節氣之酷熱,此時午後雷陣雨多,水氣豐沛,作物生長茂盛;然而「暑熱傷氣」濕熱交蒸恐會出現中暑、失眠心煩、腸胃不適等症狀,提醒可透過飲食與穴位保養,順利度過酷暑。(記者 ...
不只性功能障礙 失眠與男性更年期更密切 雖然性功能障礙是男性更年期較明顯的症狀,不過長庚醫院結合泌尿科、中醫與精神科成立的「男性健康聯合門診」研究發現,失眠與男性更年期關係更為密切。 研究分析231名、平均年齡46歲的患者,比對「男性老化臨床症狀評量」、「貝氏憂鬱及焦慮量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