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复叶形态是如何产生的、背后潜在的分子机制是什么,一直是植物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鹰嘴豆的成熟叶片是典型的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具有一个顶 ...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园科考团队在国际权威植物分类学期刊 Phytotaxa 第629卷第三期上,正式对外刊发了一个新物种——短芒复叶耳蕨,这是全球范围 ...
主要内容包括:(1)全面系统总结了已发表的蒺藜苜蓿复叶性状相关的遗传调控因子;(2)复叶模式建成中干细胞活性和边界划分的调控模型;(3)复叶模式建成中生长素的作用模型和背腹极性的调控机制;此外,该综述提出了未来复叶发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以及在紫花苜蓿上的应用前景等。
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3-5米。干和枝条散生皮刺。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菱状卵形,两面无毛,有时叶柄上和下面中脉上有刺。总状花序腋生,长可 ...
单叶和复叶均起始于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的周缘区,随后在初级形态建成中建立极性、叶柄和小叶原基等,并在此后的次级形态建成中进一步进行细胞 ...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在植物王国中,千姿百态的复叶形态为大自然增添了无尽的美。然而植物为何有单叶、复叶之分,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这 ...
在教育的世界中,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12日上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的萤火服务队队员邱亚航走进孝昌县关王小学,带来了一节别出心裁的科学手工课。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科学知识,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头复叶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chniodes exilis(Hance)Ching[Aspidium exile Hanc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时,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90cm。根茎长而横生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