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这些内容正是来自国学经典声律启蒙读物三部作品——《训蒙骈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三部作品被列为写诗作赋的必读书,简洁而精巧 ...
这套《教孩子唱学声律启蒙》从策划之初,就受到万千孩子与家长的期待。接下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套书的特色。 01 这是一本会唱歌的国学 ...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中,国学经典犹如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进一步传承与弘扬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张家口市文化艺术研究所特别推出了“童声国韵”经典国学作品诵读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的第四期,将重磅推出《声律启蒙》(下卷)中的经典篇目《十三覃》。
《文心雕龙·声律》还具体指出曹植等人在声韵安排上的差别:“若夫宫商大和,譬诸吹籥;翻回取均,颇似调瑟。 瑟资移柱,故有时而乖贰;籥含 ...
《声律启蒙》有许多注释本,我的这本《诗词密码:漫谈声律启蒙》并非纯粹的工具书,可以当作一种有趣的辅助资料,毕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作者:高 松 《中国教师报》2022年06月29日第16版 版名:文化 ...
诗歌声律化由谁开启编者按 《文心雕龙》论文体,在《明诗》篇后特又设《乐府》篇,以示“诗与歌别”。在古代,诗评家们往往把乐府当作另一种诗歌,单独品评,于是有了乐府诗学。本期选取的三篇论文都以乐府诗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人如何论述乐府。郭丽副教授阐发了曹魏三祖创作乐府 ...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 ...
原标题:“永明声律论”的佛教因缘 南朝齐永明六年(488)二月,中书郎沈约终于完成奉敕撰写的《宋书》,上呈朝廷且获得朝野好评,这一年沈约 ...
其实年轻气盛的陆厥不满的主要是沈约自诩其声律论乃“独得胸衿”且“自骚人以来,此秘未睹”。 而从上述中古文学汉字声韵批评理论的佛学因缘分析来看,沈约的自诩是有违文学史之史实的。 (作者:高文强 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
5日,“有福之州·书香榕城”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之一——《闽谚声律启蒙》首期释读讲座在鼓楼区李世甲故居举行。主讲嘉宾郑广森以书为媒 ...
孙人龙称之为"言言珠玑,句句琳琅"的《声律发蒙》,有清乾隆间渊雅堂刻本、咸丰十年(1860)王有道注释务本堂刻本、光绪十九年(1893)务本堂再 ...
今既不备管弦,亦何取于声律邪? ”意为今人作诗“不备管弦”,没有必要像三祖写作乐府歌辞那样讲究声律。 这段话反过来正好说明,三祖诗歌讲究声律是为了方便入乐。 其实后人也一直把诗歌声律化的功劳归于魏之三祖。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