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哈耶克的影响,绝不仅因为他与凯恩斯的世纪大战,以及成功预言苏联命运的先知式存在,而是他的思想与洞察,在其去世31年后的今天,不仅没有 ...
哈耶克论述道:“集体主义是一种手段,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事情上,其他的则都是集体主义的不同样本”,之于“计划”这一概念,哈耶克同样有 ...
哈耶克把他的自由主义也扎根在另一个理论中,即自生自发秩序(spontaneous ...
我很少写哈耶克。 这倒不是说哈耶克不重要,恰恰相反,无论是在经济思想史还是在更为一般性的社会科学思想史中,哈耶克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 ...
哈耶克1923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然后赴纽约短期研究美联储的运行。 1927年,奥地利成立了经济循环研究所,年轻的哈耶克担任所长。
同时,哈耶克也与米塞斯一起,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与奥斯卡·兰格(Oskar R. Lange)和阿巴·勒纳(Abba P. Lerner)等经济学家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计划经济可行性的大论战。哈耶克所撰写和编辑的有关这一论战的几本著作,也都属于经济理论方面的著作,包括《货币理论与贸易周期》、《价格与生产 ...
而哈耶克尤甚,人们往往看重他的现实影响力,却不清楚为何他会具有影响力。 比如说,大多数人知道哈耶克拿过诺奖,但他拿诺奖的理由是什么?
哈耶克的学术生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1921-1926年,他在由导师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执导的维也纳政府办公室担任法律顾问,在此期间深受米塞 ...
哈耶克对于美国左翼知识分子有关“自由”概念之滥用的批评,如今不仅没有任何纠偏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激进。所有这一切,事实上都和哈耶克 ...
经济学大师不是殿堂里的神像,经济学也不是枯燥的学问,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知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决定着你的判断和选择。了解经济学大师和他们的经典理论是普通人步入经济学殿堂非常好的路径。本书作者从亚当·斯密、凯恩斯、哈耶克等50多位经济学大师入手,选取他们有趣、畅销 ...
以哈耶克在伦敦的初来乍到及名不见经传,已经誉满天下的凯恩斯其实是完全不必理会,但是出身剑桥的凯恩斯笃信要从辩论中获益,他迎头还击 ...
哈耶克的经典之作《通往奴役之路》论证了如下论点:计划经济不仅仅是没有效率的,也必然是不自由的;如果个人只是计划人员实现其计划的工具,就不可能存在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对于政治自由和经济效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