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咬文嚼字“字”慧探秘之旅 · ...
京报网 on MSN3d
咬文嚼字说“克制”从甲骨文的“克”到今天的“克制”,两个方块字里,沉淀着中国人对自我管理的千年思考。 要读懂“克制”,先拆解这两个字的基因。《说文解字》里,“克”本义是“肩也”,像人扛着重物,引申为“战胜、克服”;“制”从“刀”从“未”,本义是用刀具裁断木材,后演化为“约束、规范”。合起来看,“克制”最初是“以意志战胜本能,用规则约束行为”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旅獒》中,周公告诫群臣:“不矜细 ...
黄安靖说,10余年来,《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基本上都按照一个比较固定的程序进行,共分5个步骤:一是材料收集,二是条目 ...
《咬文嚼字》编辑部对收集到的差错材料进行整理、筛选,提出50个初选条目。 三是专家审核。 编辑部组织语文专家,对50个初选条目进行逐一审核 ...
咬文嚼字的三重境界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524页的释义,咬文嚼字意为: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 ...
张国立(资料图) 冯氏春晚已经谢幕,但关于“春晚”的话题,还未结束。近日,春晚又被《咬文嚼字》“盯”上了,最新发布的春晚文字差错报告 ...
笔者欣喜《咬文嚼字》被挑刺,并不是说不容《咬文嚼字》有差错,而是欣喜人人都崇尚咬文嚼字。如果各新闻出版单位都不忌讳纠错,甚至把给《咬文嚼字》挑刺作为一种常态,相信各种差错的生存空间将明显缩小。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昨天告诉记者,这里用“奔”显然是错误的,“脑袋怎么能够奔跑呢? 这句方言表示的是脑袋被敲击的声音,所以应该用拟 ...
令人欣喜的是,面对《咬文嚼字》的“咬嚼”,以王蒙为代表的12位作家中有10个公开表态支持;当《咬文嚼字》决定从2006年开始以中央电视台一套卫视等12家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的电视台作为“咬嚼”对象的消息公布后,12家电视台纷纷表示支持,央视还给《咬文嚼字》致信表示感谢。
创刊人 创办《咬文嚼字》之前,郝铭鉴已是编辑出版界的有名人物。 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毕业后,1968年,郝铭鉴被分配到 ...
一年一度,《咬文嚼字》会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评选结果。 尽管已退休多年,郝铭鉴仍坚持每年参加评选的发布会。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