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文明,对于历史的重视和文化的传承有着深厚的根基。从古代至今,中华民族一直强调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教训,正如古人所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种对于历史的重视,不仅是精神的传承,更是 ...
作为史籍失载的获国都邑城址,姚河塬西周城址从西周早期延续到春秋早期。消失数千年的神秘“获国”是如何被发现的?其展现了周王朝与西北 ...
既然被认定为“祸”,那怎么可能去褒赞,并让其显达于史籍呢? 实际上因为汪直的原因,宪宗一朝还有更大的军功被刻意的“不显达”于史籍。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壮阔辉煌,但最终传承下来可资学习吸收、研究回味的不过是那一本本史籍。 珍藏中国史籍,是对中国历史最大的敬重和珍惜,是对中华历史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光大。 这,就是王承英30多年如一日花费心血寻觅和收藏的初衷。
中新社银川2月27日电 题:史籍失载的古获国,如何重新走进历史? ——专访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马强 中新社记者 杨迪 作为史籍 ...
这本《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好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库。 1988年3月,我接任《国文天地》杂志社社长,有意跟大陆学界作学术交流,我先写信给几位前辈学者,1989年3月写给张先生的信里,提到他的著作在台湾有许多翻印本,其中以《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有八家出版社的翻印本为最多。
东南网11月26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今天上午,《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新书首发式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 ...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的首批成果,《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一百四十册于当天正式亮相,收录了记载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三百余种史部著述。 26日,与会领导与专家、学者为《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揭幕。
也是工委会副秘书陆培春在新书推介礼上上表示,迄今为止对于此段久远的血泪抗战历史,还没有一部真正能比较具系统性或较全面的完整抗日史籍 ...
26日,《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新书首发式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的首批成果,《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一百四十册于当天正式亮相,收录了记载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三百余种史部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