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吕先生对现代语文教育的贡献,还有一个著名的“吕叔湘之问”。私以为,可以与“钱学森之问”并称中国教育的“两大问”。1978年,中小学语文教学正处于拨乱反正时期,是年3月,吕叔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其中写道:“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 ...
今年是吕叔湘中学建校100周年 也是新校区启用之年 今天 吕叔湘中学新校区 正式迎来第100届高一新生 新校区 现代化教学设施、优美校园环境 为学生们提供了 更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此前 家长代表们踏入 吕叔湘中学新校区 在各年级部负责人的带领下 ...
吕叔湘(1904—1998)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学兼中西,著述等身。不少人对他比较陌生,但应该都还记得学生时代几乎人手一本的《现代汉语词典 ...
吕叔湘历来重视对语言实际的研究,因此本书以丰富的语言材料为基础,同时因为要供中学教师参考,所以引用的材料大多取材于当时的语文课本,文言、白话文兼收。 1985年,吕叔湘任主编,开始编写中国首部《现代汉语词典》。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到非常欣赏叶斯柏森在Essentials of English Grammar(《英语语法精义》)中独有的语法体系,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吕叔湘并没有把叶斯柏森的语法体系在自己的《要略》中贯穿始终,但仍可以看到叶氏的影子。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1956年)的修订版本序中提到“那时叶氏的《英语语法要义》新出版,偶然看到,觉得比《纳氏文法》之类的书高明得多,于是不但用来做教学上的参考,并且费了不少时间把它译出来交给书店出版(我始终没有见到译本,但是有人告诉我,是出版了的,就在‘八一三’前几天)”。
吕叔湘(1904—1998)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他一生追求进步、胸怀理想,是一位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至高地位、极富社会责任感的学术 ...
吕叔湘在其家谱上是“钟”字辈,原名“吕钟湘”。后来上学时,单用一个“湘”字,即叫作“吕湘”。并没有“字”。再后来一直到出来工作 ...
吕叔湘(1904—1998)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学兼中西,著述等身。不少人对他比较陌生,但应该都还记得学生时代几乎人手一本的《现代汉语词典 ...
吕叔湘先生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你不必过分考虑划词标准的问题。 汉语词汇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 在演变过程中,有些原来是短语,后世是词;有些可能又像短语,又像词。 作为辞典和索引这类工具书,划词标准可以考虑从宽。
《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一任主编是吕叔湘先生。 编写工作一开始,吕先生就带领大家制定了科学、严格的工作程序,并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进行编写,以确保词典的编纂质量。 当时单就语文组来说,分成两个大组,大组下面每3人组成一个小组。
当时,留英归来的吕叔湘一家住在杨家隔壁,中间只隔着一面矮矮的砖墙。 杨正予说:“搭上几匹砖就可以互相交往,彼此有什么好吃的菜或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