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三重协奏曲》 (即《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运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件乐器的组合与交响乐队相对置形式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创作于1803年。它的问世及音乐表现力的充分展现, 为以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典范. ...
马友友说,在演出进行到1小时45分钟时,他以为该结束了。但彼得森又回来了,演奏了更多的曲目。到2个小时时,马友友觉得这回肯定要结束了,但 ...
与马友友合作十年、与他一起获得去年格莱美奖的中国著名跨界音乐家吴彤昨天对本报记者说,正如奥巴马所描述,马友友的确是一个“谦和、快乐 ...
这一天,马友友觉得遗失已久的音乐与爱情都回到了身边。1978年,马友友与吉尔结婚。他评价两人关系:“我们是大提琴上的弦和弓,谁离开谁都不 ...
马友友、巴赫、巴黎,这三者之间有一种生命的和音乐的渊源。 马友友是中国血统的当代世界第一大提琴家,他1955年10月7日生于巴黎,父母是上 ...
想象力的灵感有时会瞬时迸发,有时也需要切身实地步入“想象实践”。导演兼编剧的约翰·卡拉辛斯基在2020到2021年间就开始了《神秘友友》的剧本 ...
马友友的探索并不是单一的“求新”,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广泛尝试,有时他甚至会向“求新”的相反方向“返古”迈出惊人的步伐,与 ...
电影《神秘友友》的创作初衷也来源于对“想象力”的发掘。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影片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曾为女儿们大脑中所蕴含的想象力而 ...
因着特别的缘分,沈友友跨山越海来到中国,定居澳门,不断用手中的笔将中国故事讲给葡语世界听。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2024年10月在北京参加国际 ...
马友友 中国宁波网讯 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将于明年10月再度回家乡宁波演出,并有可望出任宁波文化形象大使,这一消息让很多读者感到 ...
当地时间21日,在遥远的巴西,一本译自中国作家鲁迅作品《呐喊》的新书在大小书店上架。译者是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他更喜欢人们称呼他的中文名:沈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