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这是七七事变爆发时,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迅即向全军发出的命令。1937年7月28日,日军对北平南苑发动猛攻,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率部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用生命践行了守土抗敌的铮铮誓言。作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最早战死疆场的高级将领,他们的英勇牺 ...
“那一夜,轰隆的炮火声打破了卢沟桥畔夜空的宁静。卢沟桥畔的枪声激起中国人民奋勇反抗,吹响了全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 铿锵有力的讲解声音从卢沟桥桥头传来,每年这个时候,丁黎亮都会为来参观的游客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法西斯主义为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而悍然发动的侵略事件。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日军悍然入侵宛平城,在卢沟桥遭到中国军人顽强抵抗,最终演 ...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挑起事端,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北驻军29军奋起抗战。在炮火中,诞生了这样一首歌曲:词曲悲壮豪情,展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气概。它的名字就是《卢沟桥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重磅推出六集大型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节目于7月14日20:50起在北京卫视首播,并同步上线“北京时间”客户端与爱奇 ...
先人营造智慧加现代防汛措施,让永定河上有着83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安然如故。 8月3日,记者来到经受暴雨和洪水洗礼的卢沟桥。 桥东头,两米来高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撕破北平的宁静。一位25岁的青年,听闻日军悍然发动进攻的消息,与母亲和妹妹匆匆告别,奔赴战火纷飞的卢沟桥,成为了第一个到达卢沟桥前线的中国记者。 随后,他撰写出7000字左右的长篇战地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并洗印出卢沟桥、长辛店遭日军炸毁后的照片。这是最早、最详细的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报道。他就是方大曾,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称他为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中国摄影家 ...
这药驮子,看起来像座桥,白求恩曾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卢沟桥”,铭记全民族抗战的起点。这座“卢沟桥”,横跨生死、连接希望,也是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场上“过命交情”的象征。它更警示着世界:和平与正义,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捍卫。
卢沟桥,是中国人民抗战记忆中的独特精神标识,全民族抗战的烽火在这里燃起。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围绕卢沟桥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珍贵展陈,以“一件文物、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构建历史场景与当代展陈的时空对话,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在 ...
2025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共分8个部分,总面积12200平方米,展出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8 ...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卢沟桥,这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联孔石桥上,有281根望柱,柱头雕有501头狮子。这些狮子都雕刻于哪个 ...
卢沟桥历史上首次全面“体检”结果揭晓,两成以上的石狮子受到较严重的风化破坏。昨(24号)天,丰台区文委向本报记者介绍了历时两年完成的《卢沟桥病害调查及评估研究报告》,报告提出对严重受损部分采取措施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