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写下这段精准“上班酷刑”描述的,不是当代社畜,而是百年前的保险公司职员、作家——弗兰茨·卡夫卡,近几年,一个共鸣无数打工人的网络热词“卡夫卡式困境”,在各大平台中高频热转。
卡夫卡是袁枚的粉丝,曾经两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袁枚的诗。 袁枚懂在布拉格小房间里熬夜的卡夫卡,布洛德也懂想烧掉自己作品的卡夫卡。 百年之后的读者懂卡夫卡在 1914 年 8 月 2 日写下的那句“德国对俄罗斯宣战。 下午游泳”。
卡夫卡去世之前,曾多次嘱咐他的密友马克斯·布罗德在他死后把他所有未出版作品的手稿销毁,但他朋友完全违背了他的要求,布罗德不仅出版了 ...
卡夫卡是敏感细腻而多思的,但他的父亲赫尔曼是一位在子女教育方面手段相当强硬的人,每当卡夫卡渴望父亲肯定时,得到的只有父亲的嘲笑,他 ...
卡夫卡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下一代能延续自己的做派,成为标准的中产者。 但卡夫卡的一系列选择,并不能让父亲 ...
1924年,犹太人、德语作家卡夫卡因肺结核病入膏肓,临终前他托付好友马克斯·布罗德将其全部手稿付诸一炬。但布罗德却最终将他的遗作全部保存 ...
卡夫卡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现代人很多时候是借助卡夫卡的眼睛认知世界的,这也必然决定 ...
弗朗茨·卡夫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作家身份被世人熟知。他被看作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作品《变形记》《判决》等曾在世界范围 ...
布拉格的卡夫卡协会主席马莉索娃 (MarketaMalisova)多年来把卡夫卡的小说结集成13册书。 “目的是要令卡夫卡印在人们的心中,而不是将他的肖像漫画 ...
卡夫卡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现代人很多时候是借助卡夫卡的眼睛认知世界的,这也必然决定 ...
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卡夫卡遗稿花落谁家的所有权争端,自1968年遗稿保管人马克思·布罗德逝世后便在德国与以色列档案馆之间掀起轩然大波,争论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