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单晶衬底生产和研发的领军企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出面协调,促成年产100万毫米碳化硅单晶项目落地建设。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7亿元,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年产6-8英寸碳化硅单晶100万毫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我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中国电科集团在晋产业布局。
随着硅基芯片接近物理极限,二维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学、机械等性能,成为下一代电子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为实现大规模应用,需要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二维单晶材料。然而,二维材料的可控制备面临三大挑战:单晶衬底制备难、生长速度慢、晶畴取向不一致。这些问题本质上是 ...
7月30日,中电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所属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毫米碳化硅单晶项目在山西太原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省人民政府战略共建,旨在打造国内领先的碳化硅单晶生长产业基地。
随着N型硅片放量,低氧型、超导磁场单晶炉正引领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有望打开更大市场空间。 受益于单晶迭代多晶+大尺寸迭代小尺寸双重技术迭代,光伏单晶炉行业近年快速增长。随着N型硅片放量,低氧型、超导磁场 ...
IT之家 7 月 31 日消息,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科学家带领的国际研究团队成功将高质量石墨单晶前驱体转化为百微米级、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 相关成果已在昨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
据悉,年产100万毫米碳化硅单晶项目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省人民政府战略共建的央地合作典范,旨在汇聚创新合力,牵引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国内领先的碳化硅单晶生长产业基地。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7亿元,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新增年产6-8英寸碳化硅单晶100万mm及30万片碳化硅衬底的能力,并快速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产业化和12英寸碳化硅衬底的工程化应用。
21 小时on MSN
中国科学家突破!成功合成高强度六方金刚石,终结长达60年科学争议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一项突破性的成果近日由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携手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的国际科研团队共同取得。他们成功将优质石墨单晶前驱体转化为尺寸达到百微米级别、结构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
随着N型硅片放量,低氧型、超导磁场单晶炉正引领行业新一轮技术变革,有望打开更大市场空间。 受益于单晶迭代多晶+大尺寸迭代小尺寸双重技术 ...
中国相关单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单晶高温合金,由于当时经济技术实力不足,工业基础也比较薄弱,一直到90年代才研制出第1代单晶叶片,从 ...
岁末年关,世界首个旋式铸造单晶炉在江西赛维集团研制成功。该旋式铸造单晶炉由中国科学院陈仙辉院士团队和光伏老牌企业赛维集团技术团队 ...
3 基于单晶压电薄膜异质衬底的声表面波滤波器技术 相比于压电晶圆,压电异质衬底中的异质界面能够有效地将高声速声波模式的能量约束在压电薄膜中,提高器件的频率与Q值;此外,低热膨胀系数、高热导率的支撑衬底还有利于提高SAW器件的温度稳定性。
在科技领域,单晶石英有着广泛而关键的应用。 在电子领域,由于其良好的压电效应,单晶石英被用于制造各种频率控制元件,如石英晶体振荡器。 这些振荡器在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设备提供稳定准确的时钟信号,确保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