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第一,虽然美日韩新“协约”还不是“小北约”,但是美日韩新“协约覆盖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过了北约“共同防御”的军事和安全范畴,而是从 ...
一战后期,中国以输出几十万华人劳工为代价,成功加入协约国阵营,并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巴黎和会一度被视为 ...
最近,一则重大消息在国际政治舞台引起了轩然大波:英国和法国突然宣布签署了一项名为“技术协约”的协议。这一消息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迅速掀起了层层波澜。最令人关注的,是协议中英法两国直指美国在西方乃至全球应用最广泛的GPS系统,显示出它们在这一领 ...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家大致分为两个主要阵营:一方面是以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为首的协约国阵营;另一方面是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阵营。随着这场战争的结束,两个阵营的合作关系也宣告解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实际上还存在过一个被称为“小协约国”的政治联盟。
中华航空15日在华航园区隆重举行团体协约签约仪式,这是华航与华航企业工会的第7次签约,象徵劳资双方长期以来稳定和谐的合作关系迈向新里程 ...
上海商银于5月27日举行团体协约签约典礼,与上海商银企业工会首度签订团体协约,签约仪式由总经理郭进一与工会理事长黄有材代表签署,并邀请 ...
1918年协约国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评价华工为“第一等工人,亦可为卓越之士兵”,这应该跟华工以山东人居多密切相关。 中国参加一战,分军队与 ...
整个协约中布满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而承受后果的主要是那些着陆于希腊群岛的叙利亚难民。 从法律层面来看,协约的实施是与现存国际与 ...
协约国获胜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政府以全国放假3天来庆祝。 怀着对美、英、法等国的信任和对世界新秩序的憧憬,渴望能享受战胜国的权利并一举改变屈辱的历史,中国推选出最优秀的外交官组成强大的外交团队远赴巴黎,其中包括外交总长陆征祥、驻美公使顾维钧、驻英公使施肇基等。
1918年协约国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评价华工为“第一等工人,亦可为卓越之士兵”,这应该跟华工以山东人居多密切相关。 中国参加一战,分军队与 ...
协约规定:如果法国遭到意大利的进攻,或俄国遇到德国和奥匈攻击,对方应以全力支援。 到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已初步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16日,孙中山致电临时参议院,反对《俄蒙协约》。 1913年11月5日,袁世凯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声明文件》,追认《俄蒙协约》及其附件,“承认外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