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梅察莫尔核电站所在的区域,是地震活跃带。1988年斯皮塔克大地震后,核电站曾因安全隐患关闭了整整六年。1995年,这座设施重新投入运行。 南高加索地区问题专家彼得·马尔科·塔斯(Peter Marko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乌克兰守军,在被俄罗斯囚禁三年多后,终于获释. 在第九次换俘期间,在俄罗斯全面入侵的头几天,保卫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13 名国民警卫队士兵终于回到乌克兰。 乌克兰能源部新闻处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被俄罗斯囚禁了三年多。
1986年4月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事故。4号核反应堆爆炸释放大量放射性污染到大气中,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切尔诺贝利 ...
而在禁区那绵延数十公里的森林中,仍然隐藏着无数秘密。在那里,在倒木与落叶的掩盖下,依旧潜藏着来自放射性过去的危险残片。自1986年灾难发生以来,至今仍有许多角落未被彻底探查或清理。
切尔诺贝利事件爆发,是在《潜行者》上映的7年之后,但现实却和电影中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灾难产生了一个真实的危险区域,让政府 ...
在21世纪的初期,国际间的环境问题频频成为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环境危害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诸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及其后果,正是一个鲜明的例子。199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至今仍对全球环保政策产生深远影响。许多国家在此事件后重新审视其核能使用策略和环境保护责任,这个事故不仅对乌克兰及周边国家造成了持久的伤害,也引发了全球对核能的质疑与讨论。更重要的是,事故后各国意识到, ...
切尔诺贝利(Chernobyl)已经成为灾难的代名词。这起发生在1986的核灾难导致成千上万民众患癌,曾经人口稠密的地区变成了鬼城,隔离区面积达2600 ...
撰文丨余雅琴hbo美剧《切尔诺贝利》最近完结,它开场就点明了创作者对这场灾难的看法:谎言的代价是什么,并不是它会被错当成真相,真正危险 ...
斯拉夫蒂奇,被称为伟大苏维埃的最后一站,是前苏联所建造的最后一座城市。离开了空洞的赞歌和严苛的管制,斯拉夫蒂奇居住着“切尔诺贝利人”。在这里,人们拒绝让核阴云湮没他们生存的机会。拍摄/Justin Jin (金峰) 编辑/孙滢 网易原生内容中心出品 (网易团队奔赴乌克兰独家采写拍摄) ...
切尔诺贝利的故事:30年来,与核辐射比邻而居---电离辐射标志,及鲜红的禁止进入标志,为人们勾勒出此地危险,不宜久留的形象 中新网4月26日电 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声巨响惊醒了沉睡中的人们,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
工程人员将切尔诺贝利拱顶的设计寿命定为100年;根据他们的测算,这是彻底清洁该地区可能需要的时间。然而,乌克兰的长期决心一直存疑,而该国的政治动荡及其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又引发了新的关切。因此,就连一个世纪也可能并不足够。
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受影响的乌克兰儿童图片。 今年4月18日,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布相关报告,认为联合国淡化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