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切・格瓦拉的游擊隊最早在拉伊格拉南方約60英里處與玻利維亞軍隊交火。 他們的目標是掀起反抗玻利維亞政府的平民暴動,再於秘魯、巴西,和切・格瓦拉的祖國阿根廷等鄰國,引燃類似的社會主義革命。
切.格瓦拉,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他是誰,但一定看過酷炫潮T、潮帽上,代表革命與率性自由的頭像,對,那個人就是切.格瓦拉。切.格瓦拉是帶領 ...
今天(6月14日),如果切.格瓦拉還在世的話,應該是他90歲壽辰。他不但是歐洲68年一代的偶像和傳奇,還是廣告明星。這樣一個革命家的政治訴求 ...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後人如何使用這張作品,菲茨派崔克與科爾達從未收過一分版稅。菲茨派崔克於2008年將作品的版權捐贈給哈瓦那某間醫院;科爾達終其一生提倡共產主義,只要看到切.格瓦拉的影像與理念繼續流傳於世便心滿意足。有次某間廣告公司打算用切.格瓦拉的照片推銷思美洛伏特加 ...
不過,切和卡斯楚相比,分野最大的還是切毫不戀棧權力;最近在美國的古巴流亡作家紛紛撰文批評切‧格瓦拉,說他在獨裁和對暴力的迷戀中不遜 ...
離開古巴後,切格瓦拉輾轉剛果、玻利維亞等地,卻玻國一次巡邏中被敵對的勢力逮捕,並開9槍將其射殺,部份遺物被運回美國中情局總部,死訊傳 ...
幾十年來,這幅20世紀最有名的人物肖像,以一對遙望遠方的眼神,凝視過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成長、老去。那些昔日被切格瓦拉的眼神鼓舞過的 ...
2017年10月9日 從共產主義的戰士到資本主義的消費對象,50年過去了,切‧格瓦拉留下的革命遺產逐漸褪去光彩,但它仍以社會運動的方式繼續留存。
切.格瓦拉曾在給父母的家書中,引用土耳其作家辛克美(Hikmet,1902-1963)的名言:「唯一隨我進入墳墓的痛,乃一首未完的歌。」2017年,恰巧是切 ...
切․格瓦拉 (Ernesto 'Che' Guevara)一批罕見的遭玻利維亞軍方處刑後的照片日前首度曝光,再度引起人們對這位20世紀「革命之神」的討論。
民進黨立委參選人吳怡農今(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選舉主視覺,以自己的照片仿效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經典肖像,以藍色、粉紅色搭配,而未使用 ...
吳怡農說,他們的信仰或許稍微不同,也希望兩人的結局不太一樣,但他嚮往切格瓦拉昂首向前的態度,從來沒有妥協,面對現實但一輩子記得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