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凌迟处死,是一种古代供罚,「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古代死刑中最残酷的刑罚之一。「凌迟」的执行方式,是将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极尽 ...
凌迟最有名其中之一的是明朝宦官刘瑾,明武宗下令必须凌迟三天三夜,原本计画割3357刀,但实际仅割了300多刀,第一天割357刀、每割10下就休息 ...
此时,凌迟仍是私刑,没有写入法典,甚至“凌迟”2字尚未产生,只做“脔割”或“剐”。 唐灭后,中国大乱,史称“五代十国”,凌迟盛行。
在南部中国,小朝廷更替,遍地是酷刑,却引发了废止凌迟的第一声呼喊。946年,后晋皇帝顾问窦俨奏请,死刑只留斩绞两种,“以短刀脔割人肌肤 ...
凌迟在词源学意义上是不清晰的,有一种解释是“凌迟”一词系契丹语的音译。 凌迟这一刑罚从辽宋入刑,经元、明、清直到清末1905年才经沈家本 ...
” 刘瑾被凌迟处死了。 当时规定:凌迟要割3357刀,还不能让犯人中途死掉。 刘瑾的行刑过程持续了三天。 第一天先割357刀。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