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香蕉在冰箱放久了,表皮就会布满难看的黑斑;芒果冷藏时间过长,果肉会出现褐色斑点甚至异味。这不是简单的腐烂,而是一种被称为“冷害”的生理损伤。它发生在组织冰点以上的低温环境,通常对热带水果而言是低于10℃,导致细胞膜结构受损、代谢紊 ...
最近,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颠覆性的简单方法:只需将芒果在臭氧水中浸泡短短10分钟,然后放入冰箱,就能让它们的保鲜期从常见的14天延长至一个月,足足多了一倍。
对于易发生冷害的水果,最好随吃随买、每次少买,常温阴凉处避光储存,并尽快吃完;如果成熟度比较高,担心夏天高温易腐坏,可以短时间冷藏(注意远离温度较低的冰箱内壁),一两天内吃完最佳。
一般来说,原产于热带或者亚热带的果蔬对于低温比较敏感,在非冻结温度下的低温环境中更易出现冷害症状,比如,大多数热带果蔬,如香蕉、芒果、荔枝、龙眼等,在低温贮运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冷害。
针对芒果采后冷害 (CI)导致的品质劣变问题,研究人员通过褪黑素 (MT)与氯化钙 (CaCl2)协同处理,发现联合处理使冷害指数降低3倍,维持果实硬度并激活SOD/CAT活性,通过调控MiCBF/MiASMT等基因表达建立新型保鲜策略,为热带水果冷链保鲜提供分子靶点。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提到,冷害是指一些冷敏性植物在组织冰点以上的低温环境下造成的损伤,如果条件允许,新鲜果蔬当然是最好的,味道好,营养也高。但是现在大家平时都要上班工作,每天去买新鲜的可能也不太实际。不过,建议大家,如果没有特别情况,冰箱里的果蔬尽量不要放超过一个星期。
按温室、大棚内发生冻害、冷害的时间和原因可分如下几种: 一、苗期冻害:发生时间约在12月份前后。其原因有:播种期过早,温度高,水肥充足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揭示了玉米苗期在干旱冷害联合胁迫下,干旱缓解冷害造成损伤的光合生理、代谢及分子 ...
气温陡降 低温冷害风险增高 和之前几股冷空气不一样的是,它在环流形势上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分兵出击,12月17-18日它的小分队先从东路南下,我区东北部部分地区先降一波温;随后12月19-20日主力再南下,全区大部再降温。
为解决桃果实采后冷藏过程中冷害(CI)与蔗糖代谢失衡的关联机制问题,研究人员聚焦转录因子PpWRKY4对蔗糖代谢关键基因PpVIN2的调控作用。通过酵母单杂交(Y1H)、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DLR)证实PpWRKY4直接激活PpVIN2启动子,瞬时转化和转基因拟南芥实验进一步揭示其通过 ...
22日,江苏省气象局、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农业气象灾害水稻低温冷害风险预警:近期江苏省先后受两股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较明显,可能会对灌浆期的水稻造成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害,预计苏中和苏北为水稻低温冷害中风险区,苏南为水稻低温冷害低风险区。建议通过深水护苗、根外喷肥等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