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写本文献是指用软笔或硬笔书写在纸张上的古籍或文字资料。在宋代版刻流行以前,中华文明的传承曾长期依赖于写本文献;宋代以后,写本文献仍 ...
《写本学研究》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24。2017年3月底,我参加伏俊琏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 ...
我国对吉尔吉特写本的研究渐呈方兴未艾之势。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阿富汗及其邻近地区局势动荡,文物外流,国际市场上时有写本现身。 其中一部经或经集的写本篇幅巨大,足有两百三十四叶之多,从其题记可知此为梵本《长阿含经》(Dīrghāgama)。
通过写本学,解码中国早期文献伏俊琏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唐代文学)、敦煌学以及中国古典文献学等。著有《敦煌赋校注》《敦煌文学总论》《俗赋研究》等。近十年来,从写本学角度研究敦煌文献和早期文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 ...
敦煌写本学对正确认识敦煌文学写本的保存样态也有助益。 仅以对敦煌诗歌写本的整理和研究而论,早年的学者均以刻本时代的诗集观念看待和处理这类文学作品,在方法上试图以刻本时代的“总集”“别集”观念比附和整合敦煌诗歌写本。
这件残卷写本1981年出土于吐峪沟石窟,是目前学术界所知数十种《大唐西域记》中年代最早的写本。 著名学者、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原局长柳洪亮在1997年出版的《新出吐鲁番地区文书及其研究》中,对此进行了首次披露。
其使用的写本资料包括敦煌S.529《诸山圣迹志》、S.397《往五台山行记》、陕西耀州区神德寺塔写卷《西天西天大小乘经律论并在唐都数目录》,石刻 ...
中国古代写本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写本学理论的探讨,涉及写本学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关于写本的种类、来源、数量等问题的综合探讨;关于书写材料的探讨,如简、牍及纸的制作、材料的来源和加工过程等;对书写工具和材料的探讨,包括对毛笔、硬笔和墨的探讨;对写本抄写者和写本来源的探讨,即写本为何人所抄、抄于何地,使用或发出者属于何地、何人 ...
该册写本现为旧黄绫封皮,如为原封皮,那就是更有力的证据。 现存宁波天一阁的明代科举史料表明,“科举在明代走上制度化正轨,在社会、政治 ...
在当今的文化研究领域,书籍的出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近日,由吕义编著、吕洞达整理的《六体〈文心雕龙〉合校》正式面世。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研究《文心雕龙》及其草书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4月6-7日,主题为“写本及其物质性”的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