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期,保险公司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密集披露。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和76家非上市财产险公司公布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公布报告的险企中有14家评级为AAA级,5家偿付能力处于未达标状态。
保险行业再次迎来“体检季”。截止到目前,已有60家寿险公司和83家财险公司披露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行业整体来看,险企偿付能力呈现向好态势,其中14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得AAA,另有5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亮红灯”。46家险企获A类评级偿付能力作为保险公司对保单持有人履行赔付义务能力的关键衡量指标,一直以来都 ...
2025年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67.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占比43.7%;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75.7万亿元,同比增长5%,占比16.2%。
近日,百年影像巨头伊士曼柯达(简称柯达、Kodak)警告投资者,公司可能撑不下去了,“或将无法长期维持运营”。受此消息影响,当地时间12日,柯达股价一泻千里,一度跌超26%,截至收盘跌19.91%。
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6日,有143家保险机构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包括60家人身险公司与83家财产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其中,有5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偿付能力处于不达标状态。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作为衡量保险公司偿债能力及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偿付能力一直受到业界高度关注。随着2023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 ...
面对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问题,各相关保险公司纷纷表示将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改进。亚太财险计划对波动异常的指标进行回溯分析,明确成因并完善相关措施;前海财险则已对风险综合评级中的主要失分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华安财险则透露其增资扩股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助于化解治理风险。
潇湘晨报 on MSN13 天
二季度偿付能力“体检”:5家不达标,提升偿付能力有何妙招
保险公司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密集披露。截至8月4日,已有143家保险机构发布相关信息,其中包括60家人身险公司和83家财产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仍有5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未能达标,具体为4家财产险公司和1家人身险公司,分别是安华农险、华安保险、亚太财险、前海财险和华汇人寿。
近期,随着各家寿险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第四季度披露的为上一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各大险企2024三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IRR)分类监管评估结果也已浮出水面,行业整体风险抵御能力与分化态势再度引发关注。 在目前已披露风险综合评级情况的74家寿险公司中,有30家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作为衡量保险公司偿债能力及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偿付能力一直受到业界高度关注。随着2023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 ...
但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中,仍有部分机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相对偏低。 如,人身险公司中,德华安顾人寿、长城人寿、中邮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幸福人寿、瑞华健康、中华联合人寿、国联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
在金融领域,偿付能力充足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简单来说,偿付能力充足率是衡量保险公司或者金融机构在面对风险和履行赔付责任时的财务能力指标。它反映了企业的资产相对于负债的充足程度,以及在极端情况下能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履行对客户的赔付承诺。 偿付能力充足率的重要性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