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地方为了应对国家修史的需要,也大多会提前做好本地的史料搜集或修史准备工作。 从官方修史征集地方史料的过程,也可发现元代官方史学与地方 ...
祁老说:“修史编纂就像采矿一样,是采铜于山。”这部典志初稿50多万字,不断提炼完善,压缩至35万字。祁老曾赠予记者一本《修纂<清史·朴学志>日记》,而今捧在手心,越发沉重。 没半途而废 曾称已是一种“侥幸” ...
易代修史,即新兴王朝为已灭亡的前朝纂修史书,所谓“兴朝而修胜国史”,是中国古代社会流传千古、绵延不绝的历史文化传统。追溯源流,易代 ...
近50年过去了,最早修史动议的参与者和亲历者多已谢世,戴逸是为数不多的健在者之一。 等待半生,75岁的戴逸披挂上阵,出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作家二月河最近表达了盛世修史的意见。对此,3月13日的《深圳商报》发表了四篇关于是否要编新《四库全书》的文化评论。尽管有文章也承认盛世 ...
国学文典《四部文明》全球首发 文怀沙:以司马迁为镜修史 本报记者任峰涛 摄本报讯(记者卜昌伟)昨天,国学大师文怀沙主编的《四部文明 ...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题:修史立典 存史启智 以文化人——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编纂出版记.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王鹏. 近来,一项重大文化工程的最新进展吸引国人目光: 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的《复兴文库》出版发行,旨在系统反映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 ...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江右文库》是江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出版工程,是对秦汉以来至清末江西学者著述 ...
引言 一个人从多低的起点干一件大事才算不疯狂? 一个人从多大年龄开始为理想奋斗才算不晚? 一个人为了不相干的“伟大事业”承受多少苦难和 ...
2011年末中航工业航史办下发关于征集各企事业单位修史工作总结通知以来,航史办陆续收到近60家单位的来稿。从这些单位的总结中,人们可以欣喜 ...
陈六使作为南洋大学的主要创办人,为这所大学奉献心力,也因为与新加坡政府周旋,最后被褫夺公权。陈六使已经离开人世将近半个世纪,2022年9 ...
2016年5月22日上午,“青少年摄影教育修史”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修史工作将填补青少年摄影教育历史总结方面的空白。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中国))将为修史工作贡献其多年来在青少年影像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