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修书这行要坐冷板凳,修着修着也有感到枯燥的时候。 上世纪80年代,杜伟生学了英语,那正是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有人邀请他去深圳,当翻译。
客观来说,古代不同时期,修书的难度其实也是不一样的。大体上来说,越往前越难,越往后越容易。 虽然在今天看来,写本书似乎没什么难度 ...
中新社 云南楚雄9月12日电 题:走近彝族古籍修复师:修书亦修心 救书如续命 中新社 记者 胡远航 一个人,一张桌,一支毛笔、一把刷子、一个镊子 ...
我是1983年9月— (19)84年的6月到上海图书馆学的古籍修复,修 (学习)完回来以后暂时没有从事这项工作,是1992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请我去参与他们 ...
从学徒到掌门的15年里,保罗不仅对修书的各种步骤掌握娴熟,也在一次次实践中总结出对顾客更为实用的经验。 “比如给餐馆装订菜单的时候,我建议顾客不要选用白色封面,因为太容易脏,而且最好是皮质封面,美观又不容易损坏,”他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妙手修书,丹心护宝 1983年我和老师张士达先生 张士达,字俊杰,1902年出生于河北武邑,著名古籍 ...
南图虽好,他却打算离开。因为父亲是副馆长,他想自己闯一闯。1989年,修书十年的他,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被南京大学引进,至今已经在南大图书馆 ...
修书人的现代化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老师傅们没上 ...
所谓古籍,是指编纂、写印于1912年前的书籍。珍贵古籍又称为善本,主要指具有较高文物价值、资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籍。不过,由于水火兵燹的 ...
原标题:新华全媒+丨天一阁“修书人”:择一事,终一生 新华社宁波5月18日电 题:天一阁“修书人”:择一事,终一生 新华社记者王思远、顾小立 ...
诗人蓝野认为,《夜雨修书》对八九十年代诗歌史具有重要的补充价值。 它带来的不仅是温情与回忆,更是对那个抒情、缓慢而热烈时代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