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董作宾(彦堂)先生以甲骨文和历史研究而闻名,与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相较于甲骨文研究成果 ...
事实上,董作宾离婚而恋上一女生早就不是新闻。 董原来的婚姻为父母之命,结婚后因性情不合,双方均感痛苦,1934年12月23日及与前夫人协议离婚 ...
新浪收藏讯 之斋主人,倾心学术,治学执教数十载,与李济、董作宾等名士曾得过从。所藏非值逾千金之名作,亦非妇孺皆知之名流,只字片纸,悉 ...
董作宾(彦堂)先生以甲骨文和历史研究而闻名,与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相较于甲骨文研究成果,其在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大众视野与认知中则相对较少被提及。在福州任教、生活期间,董作宾以外乡人视角,收集、整理了 ...
上世纪50年代初,郭沫若又专门写了一篇名为《蜥蜴的残梦》,对董作宾、李济等人的“旧中国考古发掘”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而董作宾所作的 ...
董作宾(彦堂)先生以甲骨文和历史研究而闻名,与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1925年春,董作宾南下福州,任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教授,开设了歌谣研究班,授课“歌谣概论”,并参与福建民俗调查研究。
原标题:台湾写真:谒董作宾墓:甲骨两甲子,世间一彦堂 中新社台北11月3日电 题:谒董作宾墓:甲骨两甲子,世间一彦堂 中新社记者 安英昭 陈小愿 ...
董作宾是上世纪著名的甲骨学家、古史学家,学界把董作宾 (字彦堂)与罗振玉 (字雪堂)、王国维 (字观堂)、郭沫若 (字鼎堂)一起合称为“甲骨四堂”。1928年10月,以董作宾为首的科学发掘团在安阳小屯村殷墟首次进行甲骨发掘,后来的多次殷墟发掘工作董作宾也参与其中。本次展出的拍品即为民国 ...
董作宾对于方言、民俗研究的兴趣由来已久。在北大研学期间,董作宾不仅加入歌谣研究会、考古学会、方言调查会、风俗调查会,还兼编校《歌谣周刊》。而福州成为董作宾完成研究生学业、离开北京后的首个工作城市,也是除了北京和故乡南阳之外重要的民俗、歌谣调查地点。当董作宾将研究 ...
董作宾关于殷墟等七次发掘致傅斯年、李济通信册-1傅斯年致董作宾信函1 之斋主人,倾心学术,治学执教数十载,与李济、董作宾等名士曾得过从 ...
7月21日,应城一中隆重举行第十三届蒋作宾教育基金颁奖典礼,副市长吴新洲出席颁奖典礼。 颁奖仪式上,吴新洲代表应城人民向远道而来的程德健夫妇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蒋作宾先生及其后裔多年来持续关心应城发展、致力爱心助学的义举致以崇高敬意。
近日,记者前往位于台北市南港区的董作宾墓园凭吊。墓园为传统中式风格,主碑前立有两座小石碑,一座刻以董作宾画像,一座则是其生前书写的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