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24日,颐和园听鹂馆内花香与墨韵交织,“北京印象”花束揭晓。这6束融合宫墙红、琉璃蓝等传统色系的花艺作品,不仅是玉兰、月季等本土花卉的艺术重构,更是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碰撞的生动体现。
7月2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第二十届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城市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上, 国家图书馆启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全国公益配送活动 。将向全国3800余家文献存藏机构——包括3200余家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34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图书馆,以及部分中学图书馆、中华经典传习所等,配送《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图书。 实现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纵横全覆盖,预期配送图书26万余册。
为加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7月25日,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梦启二班开展“传统文化之春节”系列课程,该课程由唐煊老师讲授,梦启二班全体同学参与。
课程伊始,唐煊老师通过《元日》引出本节课主题——春节。随后从节日的来源和习俗两方面介绍了春节。在春节来源方面,唐老师讲解到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的,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表明了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含义;在春节习俗方面,唐煊老师对春节习俗民谣做了详细解释,例如“二十五,做豆腐”寓意年前过得富富余余,来年的生活也富富余余,幸福快乐;“二十八,把面发”说明各家各户要在腊月二十八 ...
传承传统美德,就要善于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创新传承方式和表现形式,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优化文化服务产品等方式,让传统美德在经济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教育引导。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关键是抓好薪火相传。
传统文化不再是抽象的、静止的、留在过去的“盆景”,而是不断生长中的参天大树。 创造就业机会 走进贵州黔西市化屋村文丽蜡染刺绣非遗工坊,绣娘们妙手翻飞,将传统纹样绣进服装、手提袋、帽子等产品中。 苗族姑娘杨文丽是这里的“主理人”。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习俗风情。 #包粽子 是端午节最为显著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用糯米、红枣 ...
传统节日是“活着”的文化青年是文化传承的希望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的心并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2024年上海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委员 ...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强链固链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传统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制造业研发和营销附加 ...
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创建“限选课与任选课相结合,校系两级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设“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线下课及“中华传统文化”线上课等8门美育课程,搭建教学智能平台,着力提高美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一座座传统村落,或掩映山间,或坐落溪畔,古朴的建筑、厚重的历史、淳朴的民风,令人陶醉。传统村落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更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无形乡愁的深深寄托。综上所述,留古韵、焕新生,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就是守护一脉悠悠乡愁。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探索发展新模式、创新转型升级新路径,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