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编者按立秋将至,丰收在望。赤水河畔随风翻涌的火红穗浪,奏响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喜悦乐章。在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前夕,贵州日报推出《赤河穗浪记》四章回系列报道,在蜿蜒的河谷与层叠的田野间,捕捉茅台红缨子高粱背后的山河诗行。这组带着晨露的田野调查,将以 ...
为让文化记忆有实物依托,让传统智慧照进当下,提高青年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2025年7月1日至7月30日,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穗语探微”实践团前往镇江、徐州、扬州、杭州、武汉、宁夏等地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以博物馆为基,焕活粮食文化根脉与新生,铸造粮食文化自信之脊梁。 “穗语探微”实践团21位同学一同踏入镇江博物馆内,时光仿佛在此沉淀。青铜器携着岁月的痕迹,以古朴庄重的气质勾勒出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 天
仓廪春秋:粮仓深处的时光匠艺
当红缨穗浪漫卷黔北,且看一粒高粱如何串起土地信仰、匠心情怀与共富征途,为即将启幕的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写下最深沉的注脚大品牌的大担当,便是将每一穗谦卑垂首的红缨子,都酿成山河共富的时代醇香。
仓廪实,天下安。实仓廪,不仅要靠稳产增产,也离不开减损。山东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常年居全国第三位,粮食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今年夏粮单产水平和总产增量均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山东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 ...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本报讯(记者邓帆慧通讯员黄甜甜)在鹿城区七都岛樟里村,一座静静矗立六十余载的老粮仓,正以崭新姿态续写新时代故事。这座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樟里粮库,曾是七都岛粮食供给的“生命线”,如今褪去“粮仓”旧貌,借“绿色+研学”全新定位,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地标,更成为激活乡村文化链的全 ...
于晴 历史悠悠千年,粮食历来是国之大者。“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先哲的话语流传千载,粮安天下的认知深深刻进民族基因。 河南素有中原粮仓之称。从选址选材考究、防潮结构精良的隋唐洛阳含 ...
从田间到仓廪,桦甸市粮食产业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扎实迈进,每一环都透着丰收的喜悦与发展的信心。截至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44.05亿元,同比增长3%,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持续壮大,累计数量分别达1491家、584个,社会化服务主体达68个。种粮有奔头、卖粮有保障、储粮更安心,全链条的顺畅运转,既筑牢了粮食安全的根基,也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刊登于2024年3月20日《常德日报》04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洞庭粮仓的常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尽职尽责,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20年稳居 ...
麦浪滚滚仓廪实 新疆夏粮再丰收 8月6日,在刚刚进入收割期的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塔斯特村,种粮大户任江林捧着粒粒饱满的小麦和乡亲们分享丰收 ...
产业兴、仓廪实、乡村美——“齐鲁论坛”话振兴-山东以村和片区为基本单元,因村因地制宜,连片规划、连片建设,“五大振兴”全要素推进,在 ...
新华社济南9月22日电 题:产业兴、仓廪实、乡村美——“齐鲁论坛”话振兴 新华社记者叶婧 走进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的山东新格林智慧农业产业园智能温室,温热湿润的空气带着兰花香扑面而来。附近村庄的村民“变身”产业工人,正动作轻柔地将鲜切蝴蝶兰打包、装箱。 位于临沂市兰陵县 ...
麦浪滚滚仓廪实 新疆夏粮再丰收 8月6日,在刚刚进入收割期的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塔斯特村,种粮大户任江林捧着粒粒饱满的小麦和乡亲们分享丰收喜悦:“今年咱们的麦子产量不错,我家一亩地比去年增产20公斤,800亩地就能增产16吨。” 自6月中旬以来,广袤的新疆大地由南向北、由平原向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