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通过查阅史料发现,首次使用“长征”一词的是当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王明。他于1934年11月在莫斯科的一次讲话中,称红七军团和红六军团在当年夏季展开的局部战略突围为“长征”。然而,当时由于中共与共产国际间的无线电联络因敌方破坏已中断,远在莫斯科的王明并不知晓中央红军主力已经开始全面战略转移,他所称“长征”仅指局部部队的突围行动,国内红军也未曾听闻这一称呼。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后,中 ...
二万五千里征程,红军战士一次次与敌人交锋,以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写下了人类历史的传奇。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 ,一起发条微博 ...
而冀南书店版《二万五千里》选本因篇幅所限,故在原书稿基础上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取舍,其选编标准体现了内容典型与描写精彩并重的特点,正如 ...
二万五千里征程,红军战士一次次与敌人交锋,以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写下了人类历史的传奇。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致敬先烈!
红军战士们猜测着转移的方向:广东、福建,或打到南昌。 但很多人不曾料想会调转向西,从此铁流二万五千里。
今天,是红军长征胜利87周年纪念日。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那场长达二万五千里的伟大征途胜利结束。两年,红军冲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通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
在现场赛课环节,我抽到的课题是《七律·长征》。 抽到课题的一刹那,我仿佛踏上了自己的“二万五千里”征程。 18小时“急行军”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后,满怀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热情创作的一首七律。
在王老记忆中,牺牲与战斗永不磨灭:“草地我走了3遍,翻了5座大雪山,我们文工团要做宣传鼓动工作,行军途中跑前跑后,走的路远不止二万五千里,应该是一倍以上。 ”王老在雪山上还冻掉一个脚趾头,“用手一拨,趾头就掉了,也不疼也不流血。 ” ...
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权威军史专家详解长征多个细节,帮助人们读懂长征。“二万五千里”是怎么来的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王建强:红军长征 ...
一提起长征,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二万五千里”,它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深深地印烙在人们的脑海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万五千里”成为了红军长征的代名词。那么,“二万五千里”到底是怎样算出来的?红军长征“二万五 ...
《二万五千里》影印珍藏本首印3000套,昨天下午正式在上海各大书店上柜销售。 记者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了解到,《二万五千里》在书城一上架就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